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中国有哪些 > 第一百零四章 战略转折点(第2页)

第一百零四章 战略转折点(第2页)

这种反潜战术,让防御一方首次拥有了主动权。

可以说,正是大型攻击潜艇的加入,准确的说,是潜艇成为反潜作战的主要力量,使得反潜作战行动与以往的战争有很大的区别。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作为防御的一方获得了主动进攻的能力。从战术上讲,如果共和国海军能够投入足够多的大型攻击潜艇,甚至不需要部署护航舰队,所有反潜护航战舰都得“失业”。

当然,在2060年底之前,共和国海军没法在印度洋上部署足够多的大型攻击潜艇。

整个2060年,反潜护航作战仍然以水面舰艇、以及反潜巡逻机为主,而且大部分时候都是以伴随式护航来对付神出鬼没的美军潜艇。为了削弱美军潜艇的活动强度,共和国海军不定期的搞了几次重点反潜活动,其中最为卓著的一次行动发生在2060年7月份,共和国海军出动了18艘反潜驱逐舰、54艘反潜护卫舰、300多架反潜巡逻机与数量不明的大型攻击潜艇,以巽他海峡为中心,设置了半径在300到800千米之间的反潜区域,在不到20天的时间内击沉了60多艘美军小型攻击潜艇,使得接下来的2个月之内,美军潜艇在印度洋上的活动强度降低了三分之二。

看得出来,在2060年下半年,随着到印度洋作战的大型攻击潜艇的数量增加,共和国海军已经在摸索新的反潜战术,特别是利用大型攻击潜艇集中出击,在敌艇频繁出没的海域进行围猎的反潜战术。

到2061年第一季度,在印度洋上活动的大型攻击潜艇数量突破100艘的时候,共和国海军开始尝试主动出击,即让数艘大型攻击潜艇组成“水下舰队”,主动前往敌艇的潜航航线上设伏,甚至到敌人的潜艇基地外设置伏击圈,攻击那些还没有进入战区,还没有对共和国船队构成威胁的潜艇。

这一战术调整,意味着共和国海军在印度洋上获得了潜艇兵力优势,即战场局势变得对共和国海军更加有利。从双方的兵力数据也看得出来,2061年初算得上是印度洋破交与保交作战的转折点。根据美国海军的相关记录,到2061年初的时候,在印度洋上活动的攻击潜艇仍然在240艘左右,基本上与2060年初持平,其中具备反潜能力的大型攻击潜艇不到20艘,其余的都是小型攻击潜艇。按照共和国海军在战后公布的相关档案,到2061年初的时候,在印度洋上活动的潜艇超过了100艘,是2060年初的2倍以上,且基本上都是排水量在15000吨以上的大型攻击潜艇。虽然在数量上,美军仍然占优,但是按照1艘大型攻击潜艇的战斗力相当于3到4艘小型攻击潜艇计算,共和国海军潜艇部队的战斗力已经超过了美军。

毫无疑问,这种积极主动的围剿行动,对美军来说绝对是天大的灾难。

2061年第一季度末,共和国海军发起了代号为“死亡陷阱”作战行动,首此向卡那封派遣大型攻击潜艇。在持续45天的高强度反潜作战中,3支各由10多艘大型攻击潜艇组成的“水下舰队”轮番出击,在卡那封西面500千米范围内的海域内击沉了近50艘美军小型攻击潜艇,以及数十艘小型反潜舰艇。战役行动结束之前,3支“水下舰队”里的30多艘潜艇还用重型巡航导弹攻击了卡那封,以及麦克劳德湖里的潜艇锚泊地,炸毁了美军辛苦建立起来的潜艇基地。这次主动出击之后,美军被迫将潜艇基地转移到珀斯,并且在接下来的近4个月之内,没有在印度洋上组织起有效的进攻行动。

看得出来,主动出击确实是反潜作战的最佳手段。

用当时负责印度洋反潜作战的共和国海军少将吴为的话来说,最好的美国潜艇就是永远留在港口内的美国潜艇!

既然是主动出击,就必须提到另外一种作战平台,即战略轰炸机。

事实上,在2061年之前,共和国天军的战略轰炸机就已经在印度洋战场上以主动出击的方式协助海军执行反潜作战任务了。

早在2058年,即美军从印度洋撤退,成立第九潜艇战队(当时的称呼还是印度洋潜艇司令部)之后不久,共和国海军就提出了由天军轰炸澳大利亚西部主要港口,阻止美军潜艇进入印度洋的作战计划。结合在当年发生的马尔代夫海战,海军的这一作战计划很快就得到了总参谋部与最高统帅部的支持。问题是,即便到2058年底,共和国天军也没有足够多的轰炸机来扩大作战区域,而且当时需要使用轰炸机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可能把宝贵的作战力量放在印度洋的反潜行动上。再说了,直到2059年,美军潜艇在印度洋上的破交行动才对共和国造成了明显压力。正是如此,到2059年初,应海军的强烈要求,天军首次轰炸了卡那封。受此影响,美军才从国内调来了一台重达4万吨的30米掘进机,在麦克劳德湖南面挖掘了两条可供攻击潜艇通信的“海底隧道”,将麦克劳德湖变成了美军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最大的潜艇锚泊地。事实上,在整个2059年,受其他方向上的作战行动影响,特别是大陆战场上的影响,共和国天军在印度洋方向上的轰炸行动都不是很得力。即便在下半年,战场局势有所缓和,因为要为部队换装,还得为2060年的战略进攻做准备,天军都没在印度洋的反潜作战行动中做出太大贡献。

直到2060年,这一情况才出现了实质性的改观。

众所周知,2060年算得上是“大丰收”的一年。在这一年种,除了共和国军队在各条战线上收获重大战果之外,共和国的军事产能也达到巅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足以让全世界感到震惊的奇迹,比如在这一年生产的轰炸机就超过了1万架,几乎是美国的2倍。正是有了如此巨大的生产能力,共和国天军的战略轰炸机部队才能在各条战线上全面开花,肩负起更加沉重的作战任务,这其中就包括在印度洋上的反潜任务。

根据共和国天军的作战记录,在2060年,2000余架轰炸机在印度洋战场上消耗了大约3000万吨弹药,平均每架轰炸机投弹15000吨,即便按照每个架次投弹50吨计算,也相当于每架轰炸机每天出动1个架次。仅从出动强度来看,战略轰炸机部队在印度洋上的作战强度丝毫不亚于西南太平洋。如此巨大的投入,收效也非常显著。从战术上看,轰炸机部队的主动进攻行动可以分成2个阶段。

在2060年5月份之前,轰炸机部队的主要人物是轰炸澳大利亚西部地区港口、以及所有可以供美军潜艇活动的地区。说得直接一点,这个时候,共和国天军战略轰炸机部队的主要战术就是用轰炸机去对付潜艇,以及潜艇基地。

从轰炸潜艇基地来看,效果还算不错。在这短短几个月内,除了严密设防的卡那封与珀斯等地之外,澳大利亚西部地区的大部分港口都失去了运作能力,就连麦克劳德湖潜艇基地都遭到了严重破坏,使得美军潜艇的出动效率大大降低。问题是,用轰炸机去对付潜艇并不是什么好主意。从战术上讲,美军只需要提高潜艇部队的战备级别,即让回港的潜艇处于警备状态,在接到警报之后就能紧急下潜,就能让轰炸机的攻击行动化为泡影。当然,如果离开港口,潜艇能够更加轻松的避开轰炸机。事实上,整个大战期间,在海上活动时被轰炸机击沉的潜艇也寥寥无几。

因为直接轰炸效果不佳,从2060年5月上旬开始,战略轰炸机部队的主要任务由轰炸变为封锁,即在美军潜艇的主要航线、活动频繁区域、以及潜艇基地附近海域布设专门的反潜水雷,特别是智能反潜水雷。

针对这一作战行动,共和国海军还专门开发了几种智能反潜水雷。

虽然这一作战方式的耗费极为巨大,在2060年的7个多月中,天军的战略轰炸机就用掉了大约500万枚水雷,投弹总吨位超过了1800万吨,比前期轰炸行动的投弹量还多出了五成。但是这种战术的效果也特别显著,到2060年底,除了击沉近百艘美军潜艇之外,还使美军潜艇的出动率降低了六成以上,将美军潜艇的活动效率降低了四成,使得美军潜艇在印度洋上的破交行动作战效率降低一半以上。当然,这种战术最显著的效果还是对美军潜艇官兵的心理打击,即让美军官兵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得不时刻提防着无处不在的智能反潜水雷。根据美国海军的作战记录,这种心理压力,使得美军潜艇的作战效率大大降低,错过了不少机会,甚至导致了很多技术性事故。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天军在印度洋反潜作战中首次大规模使用水雷,才为后面对澳大利亚进行战略轰炸时,用水雷封锁港口提供了理论依据。更重要的是,有了前期的巨额订单,在天军需要订购更多的水雷时,共和国的军火厂才有足够的产能,生产出足以满足天军作战需求的弹药物资。

战后,就连大部分西方战史学家都不得不承认,共和国天军在2060年的反潜作战行动为后来的战略轰炸与战略封锁提供了理论依据,完善了战略轰炸机部队的战术,从而加快了战争进程。

与轰轰烈烈的战略轰炸相比,另外一种远程反潜航空力量就要低调得多了。

这就是隶属于共和国海军航空兵的反潜巡逻机部队。

单纯从作战效能上讲,反潜巡逻机也许算得上是出动率最大的反潜力量,而且反潜作战效能不比反潜战舰低,只是比不上潜艇。整个大战期间,共和国海军订购了8000多架反潜巡逻机,其中七成部署在后方战场上,执行保交巡逻任务。在2060年底之前,共和国海军放在印度洋战场上的反潜巡逻机就多达1800余架,其中大约六成是航程在7000千米以上的远程反潜巡逻机。

如果按照击沉潜艇的数量计算,反潜巡逻机在2060年底之前的战绩不是太理想,仅于反潜战舰持平,远低于反潜潜艇。直到2061年,反潜巡逻机的战绩才有了显著提升,不但超过了反潜战舰,还超过了反潜潜艇。当年,在共和国海军击沉的300多艘美军潜艇中,将近一半是被反潜巡逻机击沉的。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此骄人的战绩不仅仅是反潜巡逻机的功劳,还有着很多其他因素。比如美军潜艇部队官兵素质的整体降低,使得美军潜艇的作战能力大大降低。又比如美军潜艇受基础设施匮乏影响,长期得不到有效的保养,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而这些故障往往成为潜艇葬身大海的直接原因(最典型的战例发生在2061年初,1艘因故障被迫浮上海面的美军潜艇遭到3架反潜巡逻机围剿,最终不得不向反潜巡逻机上的航空兵缴械投降)。当然,共和国的情报部门也有很大的功劳,比如通过俘获的潜艇掌握了美军的密码,为海军安排反潜巡逻机的巡逻战术提供了帮助。事实上,这也与其他反潜力量的活动有很大关系,比如轰炸机布设的雷场限制了美军潜艇的活动范围,而反潜潜艇的伏击行动迫使美军潜艇在经过危险海域的时候不得不全速冲刺,从而暴露行踪,被速度更快的反潜巡逻机追上。但是这些都不能否认一点,即反潜巡逻机是速度最快,而且反应最为迅速的反潜力量,即反潜巡逻机拥有无与伦比的机动能力,而这种能力则是其他任何一种反潜力量都不具备的。受此影响,在整个大战期间,反潜巡逻机在各个反潜战场上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毫无疑问,印度洋是共和国海军反潜巡逻机的主战场。

根据共和国海军的作战记录,到澳大利亚宣布投降的时候,共和国海军的各种反潜力量在印度洋战场上击沉与俘获了864艘美军潜艇,其中击沉823艘,俘获41艘,另外还在占领澳大利亚之后,接受了美军与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20多艘潜艇。为了这个战果,共和国海军付出了损失潜艇122艘、反潜战舰186艘、反潜巡逻机438架、战略轰炸机264架的巨大代价,另外还损失了总载重吨位高达4亿8640万吨的5874艘商船与运输船只,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万亿元。

由此可见,虽然美军输掉了印度洋战争,但是却在经济上占了便宜。

问题是,大战看的不是谁占了便宜,而是谁取得了战略优势。要知道,在巨大的经济损失后面,是共和国从印度洋航线上获得的巨大好处,即从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与南美洲地区获得的数十亿吨各类战略物资,而这些物资正是支持共和国打赢战争,笑到最后的坚实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军在印度洋上的失败,正是大战中期的战略转折点,即由交战双方僵持不下,到共和国取得战略主动权,发动全面战略进攻的转折点。

当然,谁也不能否认,在与印度洋毗邻的另外一个战场上,共和国取得的胜利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这就是非洲大陆上的战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