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中国有哪些 > 第一百四十五章 打破僵局(第1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 打破僵局(第1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打破僵局

7月16日夜间的突然打击,不但让杜奇威手忙脚乱,也让美国联邦政府的两个大人物震惊不已。因为战斗爆发的时候,正好是美国东部时间16日13点左右,所以洛布林夫人在吃了午饭之后,没有返回国务院,而是直接去了白宫。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洛布林夫人接到前线战报的时候,美国总统兰德斯正在会见几位具有犹太血统与土耳其血统的联邦议员,并且信誓旦旦的向这几位议员保证,美国当局绝对不会让以色列与土耳其战败。严格说来,兰德斯也没有吹牛。不管怎么说,美国当局肯定不会让以色列战败,至于土耳其,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幸好洛布林夫人提前打了招呼,所以兰德斯提前送走了那几位议员。

可想而知,当兰德斯听到“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全军覆没的消息时,会露出什么样的神色。

因为战斗刚刚结束,所以洛布林夫人在汇报情况的时候,没有提到准确数据。

事实上,当时也没人可以给出准确数据。

因为事关重大,五角大楼收到消息后就向洛布林夫人汇报了情况。等到洛布林夫人赶往白宫的时候,五角大楼才发来了一份估计数据。按照五角大楼的估计,如果之前收到的战报没有错,即战斗群的3艘航母、3艘巡洋舰与6艘驱逐舰全军覆没,那么美国海军官兵的阵亡与失踪人数肯定会超过10000,甚至有可能达到12000。暂且不说其他损失,仅此一点就足以让共和党政府面临下台的威胁。

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哪怕是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半岛战争中,美国海军也没有如此惨重的伤亡。更重要的是,在兰德斯向国会提出派兵参战的请求时,民主党的议员就在众议院与参议院先后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即如何保证美国不会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不可承受的损失。虽然民主党议员顺应选民的思想,没有说得过于直接,即没有说出美国当局如何避免与共和国爆发战争,但是意思表达得非常明确,即这场由共和国极力宣扬的战争只能取胜,不能失败,不然共和党政府就得承担一切责任。

毋庸置疑,兰德斯不是那种有勇气承担责任的总统。

说得不客气一点,兰德斯在此之前甚至没有意识到需要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

面对洛布林夫人,兰德斯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共和国是否与此有关。

显然,这是一个毫无营养的问题。

在提交给国务卿的报告中,五角大楼的那些官员没明确无误的提到,虽然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共和国空军或者共和国海军袭击“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但是有理由相信,除了共和国之外,没有第二个国家有能力、也有理由袭击美国舰队。也就是说,五角大楼肯定了袭击“俄勒冈”号航母战斗群的就是共和国军队,只是要把这件事情摆到台面上来,美国当局还缺乏足够的证据。

问题就在这里,能够找到证据吗?

在洛布林夫人的要求下,兰德斯召开了紧急网络会议,不但让参联会的将军做了情势评估,还让远在前线的杜奇威汇报了战场情况(正是如此,杜奇威才在最为关键的时候没能对美军部署做出调整,差点成了共和国军队的俘虏)。

在参联会的将军看来,找到证据根本不是问题。

从理论上讲,找到证据确实不存在多大的问题。不管怎么说,红海平均水深不到600米,交战海域的最大深度不会超过1000米,打捞战舰残骸的工作有难度,却没有不可克服的难度。只要能够将战舰残骸捞起来,哪怕只是部分残骸,也能从中找到可以指向共和国的证据。

问题是,在杜奇威看来,关键不是找到证据。

用杜奇威的话来说,等到美国海军派出的工程船将战舰的残骸打捞起来,战争早就结束了,到时候就算能够取得可以用来指责共和国的证据,美国还能够为了一场已经结束的战争与另外一个超级大国打一场世界大战吗?更何况,本来就是共和国率先出兵土耳其,美国以土耳其盟国的身份参战,打击美国舰队也是正常军事行动。如果考虑到美国军队已经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协助以色列军队入侵叙利亚,并且在战场上与叙利亚、以及作为叙利亚盟国的共和国的军队作战,那么共和国更加有理由,即以协助叙利亚进行防御反击为由打击美国舰队了。

事实上,美国总统与国务卿要的不是向共和国开战的理由。

不得不承认,洛布林夫人与兰德斯都是政治场上的老手。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两人以寻找反击理由为由,召集参联会成员与杜奇威开会,就是想借杜奇威的嘴巴,让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参联会将军们闭上嘴。作为政治家,兰德斯与洛布林夫人都知道,美国最大的威胁不是共和国,而是那些渴望战争的军人。要知道,如果让这些军人掌握了可以向共和国宣战的理由,他们肯定会毫无顾忌的引爆一场世界大战。

杜奇威出面,兰德斯与洛布林夫人的目的达到了。

确定无法立即找到反击共和国的理由之后,话题转到了战场上,即美国应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有所取舍。

因为在前面讨论“证据”的时候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所以讨论到这个问题时,五角大楼与前线司令部同时发来消息,共和国陆军联合两伊军队在北方战线上发起大举进攻,已经对马拉蒂亚与伊斯肯德伦构成威胁。

必须承认,裴承毅无意中帮了杜奇威一把。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不是共和国陆军在北方战线上发起总攻,不管杜奇威是否愿意做出让步,在参联会的逼迫下,兰德斯与洛布林夫人都会让杜奇威就范,即在地面战场上找回损失。为此,美国必须继续向土耳其增兵,甚至得在动员了国民警卫队之后,进行更大范围的战争动员,比如征召在过去5年中退役的军人,特别是陆军军人与空军飞行员,扩大军队规模,向国会申请更多的战争开支,为土耳其与以色列提供更多的军事援助,甚至得以最后通牒的方式,让那些迟迟不肯在这场战争中表态的盟国出兵。可以说,就算这么做了,也没人能够保证美国能够取得全部胜利,而带来的结果,恐怕只有那些为美国军队、以及盟国军队提供武器装备与弹药物资的军火商。因为参联会的将军一直在设法扩大战争规模,所以照此发展下去,很有可能让美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与共和国打一场世界大战。毫无疑问,美国绝对不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正是这条战报,让杜奇威抓住了改变美国命运的机会。

事实上,兰德斯与洛布林夫人也希望有人在这个时候出来扭转局势。

不是战场上的局势,而是美国高层的局势。

在洛布林夫人问到能否在北方战线上取胜的时候,杜奇威顺坡下驴,先对北方战线上的战局做了分析,然后对共和国陆军的进攻特点做了分析,最终推导出结论,即不管美国是否继续向土耳其增兵,除非向共和国陆军的进攻部队投掷战术核弹头,不然谁也无法阻止伊斯肯德伦与马拉蒂亚在20日之前沦陷。为了“说服”总统,杜奇威还明确提到,就算能够在20之后向土耳其增派作战部队,也应该首先稳住从托罗斯山脉到杰伊汉河的防线,阻止共和国军队继续向安卡拉挺进。更重要的是,美国要想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就得在南方战线上有所作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