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琉璃宫主是好的还是坏的 > 第89章(第1页)

第89章(第1页)

据《底哈道佛塔碑文》记:阿朗悉都王在阿育王所建底哈道佛塔中建一壁龛,将用第五段檀香木树枝雕成的四指宽的佛像置于其中。王于缅历477年12月15日(公元1116年2月28日)土曜日布施了底哈道佛塔塔基所占地段。该碑文中所述四指宽檀香木,有力地表明:天帝释赠送了五尊檀香木木雕佛像和信骠、信拉佛像,而这些佛像是到达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得到的。因此,应该认定就是阿朗悉都王去过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

据《垒盖姜道亚史》记:&ldo;佛有预言云:&lso;将来蒲甘‐‐阿梨摩陀那国王、瑞固佛窟施主阿朗悉都将乘御舟巡游到此,在我的檀香佛寺处建一佛塔&rso;。当阿朗悉都巡游各地时,天帝释曾向王出示过这份摩诃布翁那长老书写的约有弹棉筐般大小的铜帖。后将该帖珍藏在塔内。&rdo;

据《梯林瑞宫欧佛塔碑文》记:&ldo;缅历453年(公元1091年)阿朗悉都王在阿梨摩陀那‐‐蒲甘国各地巡游时,到达一地设行宫休息。白伞自动开启,该地遂得名梯林注。梯林有一池塘,据说池塘中似乎有一条大鲮鱼,是圣物所变。王见池塘有鱼,撒金网捕捉,但网中不见鱼儿,只见圣物。王取出圣物建一塔,将圣物藏于塔底。塔由此得名瑞宫欧注。&rdo;这里记载了阿朗悉都巡游各地之事。

据《瑞牟陶佛塔碑文》记:阿朗悉都王拥有36头白象,德威崇隆。缅历457摩伽年(公元1095年)土曜日捐地建瑞牟陶塔。这表明阿朗悉都王是瑞牟陶塔的施主。

据《五尊檀香木佛像、信骠、信拉史》载:阿梨摩陀那‐‐蒲甘国王、尘世之神那腊勃底西都乘御舟巡游各地,随行者有大臣84000名、将士1160万名、船800万只。其间,曾在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举行灌顶礼。又记:缅历457年那腊勃底西都王得檀香木佛像。这里所提那腊勃底西都是指王孙那腊勃底西都,还有年代有误,令人费解。为此我们核对了各种史料,发现所述并不矛盾。因为史籍和碑铭往往将祖父阿朗悉都写成那腊勃底西都,把王孙也写成那腊勃底西都。因此,这里应该认为祖父与王孙的名字用重。根据这些碑铭史籍可以判定只有祖父阿朗悉都到过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

至于王孙那腊勃底西都他只继承了祖父阿朗悉都的船只,巡游各地,号底里德里巴瓦那。他曾用御舟船首缅桂船柱刻成9尊佛像,予以供奉。不应认为他曾到过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他也不是五尊檀香木佛像、信骠、信拉佛像的施主。据各种碑铭和史籍的一致记载,可以得出结论是:祖父阿朗悉都王乘御舟到过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他是五尊檀香木佛像、信骠、信拉佛像的施主。

[1]年代有误,应为缅历474年,即公元1112年。

[2]音译:阿朗,缅文原意:未来者、未来将成为……的人,尤指未来将成佛者。

[3]原系巴利文,音译:底里泽亚都拉;意即:吉祥、胜利、英勇。

[4]音译:悉都,按缅文意:&ldo;悉&rdo;即大鼓,&ldo;都&rdo;即人。若按巴利文演变而来的缅文看,意则为:英勇胜敌者。缅甸王朝时常用此作为勋衔称号,一直延续至今。应取后者释义。阿朗悉都旧译为阿隆悉都。

[5]缅文意为:长脐带(者)。

[6]缅王封号往往喜用如此冗长的巴利文称号。音译如文,意译为:吉祥三界光辉高贵智慧善良弘法之王、伟大元首、人之统治者、英勇胜敌者。

[7]此号与后来在1173年即位的王名相重。

[8]上述已有五位王后,此处却说四位,前后矛盾。但原文如此。

[9]che音译钦,等于40缅斤。(1缅斤=16329公斤)

[10]kyat音译架,或意译为缅钱,约合1633克。

[11]u音译木,约合204克。

[12]pe音译贝,约合102克。

[13]t音译町,意译为缅斗,也有译作箩者,约合4091升。

[14]khwe音译奎,约合2046升。

[15]seit音译塞,约合1023升。

[16]sayut音译萨由,约合0511升。

[17]pyi音译卑,意译缅升,约合0256升。

[18]khwek音译侩,约合0128升。

[19]sale音译萨垒,约合0064升。

[20]马鞍饰物的一部分,音译为德格丹。

[21]比亚达,意即:尖阁顶;驾,意即:坠落;拉,意即:漂亮。

[22]乔玛,意为:大山谷。

[23]阿都敏纽(约1413-1463年)阿瓦王朝时若开一著名诗人。

[24]阿朗悉都赴中国迎取佛牙事也未见于中国史籍。

[25]ahdula阿杜拉,印度一重量单位名。1阿杜拉相当于180克。

[26]瑞班萨布温,意即:金花斑(马),此处金系指宝贵之意。

[27]达,一长度名,约合32公尺或105英尺。

[28]pada巴达,巴利文原意为足。巴达塔:意即佛足迹之塔。

[29]梯,原意:伞;林,意即:明亮,转意为开启。

[30]瑞,意为金;宫,意为网;欧,意为罩住。故瑞宫欧,意即:金网罩住之物。

上卷第五编

(147)那腊都王注

缅历529年(公元1167年)阿朗悉都王之子那腊都即位。即位情况如下:王子明欣绍听说父王去世,遂集合部下,准备从水陆两路进入蒲甘。那腊都对被全蒲甘尊为佛陀的班德古长老说:&ldo;听说吾兄明欣绍得知父王去世,准备水陆两路来京继承王位宝伞。如此大队人马进发,既耽误时日,且对国事不利。请法师转告吾兄,吾已准备停当,请他单人独骑佩刀前来登基。&rdo;班德古长老说:&ldo;如我请他来后,你不立他为王,我岂不犯了戒规吗?&rdo;那腊都发誓道:&ldo;吾定肩扛吾兄之刀扶他登位。&rdo;班德古长老对格拉甲注所言深信不疑。来到明信绍处说明原委。明欣绍听了高僧之言也深信不疑,随长老登上一艘大船顺流而下。船至赖班码头靠岸,那腊都果然依他所言,亲自下船,肩扛明欣绍之佩剑,回宫扶他登上宝座,举行加冕礼。但当晚,在食物中下毒,明欣绍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