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吴郡如今的局势就是在这么多方共同的合力之下。
而孙静干掉孙权之后,无论江东的这些对于孙权忠诚的将军,能不能看出来是孙静做的事,对于孙静都没有什么妨碍了。
投靠了刘备之后,聪明的政治家自然要和原来的江东阵营的人保持好距离,免得有结党营私的嫌疑。
而且即便是那些忠于孙权的将军,看出了蛛丝马迹,对孙静心怀不满,也并不能对孙静做出什么有害的事情,反而他们的不满会在刘备那里留下一个孙静是一个忠臣,是一个孤臣的印象。
可以说,如果孙静此次做事一旦成功,他将会成为未来扬州和交州两州之中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星星。
谁能和他勾搭上,搭上他的顺风船,将来也会得到很多的便利。
而张承这个时候正是在孙静身上若无其事的下了一步棋。
总之,无论孙静能不能成功,随手的帮助他一下,算是在他身上下了注。
孙静失败了,对于张承并没有什么损失,孙静成功了,那自然就是赚的翻倍。
张承这一次,连自己的命都赌上了,远隔千山万水的去见刘备。
在孙静这里,下一点无伤大雅的小注再正常不过了。
和孙静合作这件事儿,张承也不确定自己的父亲张昭知不知道。
对于孙家的内斗,父亲似乎什么都知道,但又什么都不想掺和。
以张昭的性格,最好是能进去掺几脚,为张家谋求更多的利益,但是孙权到底是和张昭有些特殊的关系,张昭这个时候再落井下石,也似乎是真的有些于心不忍。
因此,孙静来找张昭寻求合作的时候,张昭并没有做出什么样的回应,虽然孙静说,只要张昭不阻止,就算是帮助孙静。
但是依照张承对于自己父亲张昭的了解来说,他不觉得父亲不知道自己的事情。
父亲在他眼里总是那么的深不可测,比张承的道行不知道高了多少。
所以张承偷偷的与孙静进行联系,眉来眼去,难道张昭真的发现不了这些迹象吗?
还是说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便张承去折腾?
张承则认为,也许父亲是知道的,只不过他嘴上不说。出于理性考虑,他应该支持张承,支持孙静,但是又似乎于心不忍。
如果是董良在这里知道这件事,他一定能给出一个恰当的比喻。
张昭此时就好像是那位见不得穷人的于老爷子。
这位大善人把自己家方圆二十里的穷人全都赶走,嘴里还吆喝着说见不得这个,看到穷人,心都快要疼碎了。
但是,无论张昭知不知道这件事,张承做出的这个决定,都是不会有害于张家的利益的。
同时,也没有人能阻止张承做出这个决定。
张承已经二十来岁,成年了,现在正是他踏上政治舞台的时候。
甚至说都有一些晚了。
有张昭这样的父亲耳提面命,张承个人的才能也是不错的。
但是却绝对不属于天底下最顶尖的那一批。
不排除张承将来可能会大器晚成,但是未来的事情没发生,就不能把赌注全都压上,这也是张昭让张承娶了张承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诸葛瑾的女儿的缘故吧。
诸葛瑾的才能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这也算是一种政治结盟和对未来的压宝。
将宝压在诸葛瑾的身上,显然比压在张承的身上更加的可靠。
对于这一点,张承自己心中并没有什么不满。他是一个聪明人,聪明人就不会无缘无故的做出什么蠢事。若因为这样的事去心怀不满那真是蠢不可及。
因此,张承完全可以理解父亲做出这样的决定。
而自己其实也是非常的乐意接受,因为这样一来,好朋友和自己的关系更加的紧密,从此之后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诸葛瑾的才能让张承十分的放心。
从朋友变成了自己的岳父,将来肯定会尽心尽力的帮助自己,帮助自己就是帮助他的女儿,就是帮助他的外孙。
但是,无论是多么正确的选择,多么美好的未来,多么能够的通情达理的理解,张承的心里还是有点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