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您还别觉得贵重,能买的起十贯的剪刀,根本就不会在意多出十贯来。”听上去,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可这样一来,会有多少人买的起啊。”“爷爷,咱们以前没有这个本钱,当然要从最低层做起。现在我们有这个本钱了,就要从最高层的人做起。到时候,把剪刀分三六九等。最贵的就卖给皇家……呵呵,所谓上行下效。等那些上等人都开始使用的时候,下等人自然闻风而动。还是那句话,谁家不用剪刀啊!可若是连皇上都用,爷爷您可就要发达了……”郑世安,被言庆忽悠晕了。“没错没错,连皇上都用了我的剪刀,谁还敢不用?”言庆长长出了一口气,轻轻揉动太阳穴。这也许,自己目前最顾忌的,就是这个爷爷了。得要想办法,让他渐渐淡化对郑家的感情。当然,这不是朝夕可以做到。但得要先挑起他的自信心。为了这个,言庆把皇帝的旗号都拉出来了,但不能不承认,这个旗号的确是有用。至少现在,郑世安看上去满脑子都是皇帝老儿了。只是不知道,那郑家的人,会如何反应呢?一千贯(下)杜如晦在亥时前,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来到了郑言庆的住所。“杜大哥,你这是打算长住?”言庆正准备写那个裴世矩送来的祭文,看见杜如晦这模样,一下子有点发懵了。“嘿嘿,我准备在你这里待上些时候。家父给我说了一门亲事,不过被我借口未得功名,这才作罢。家祖说,要我留在洛阳,好好读书。等下一次开科,就可以考取功名。我就和家祖说,准备在大名鼎鼎的鹅公子府上读书,还可以学一学那咏鹅体……哈,家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郑言庆差点被呛死。“杜大哥,你爷爷未免也太看得起我了吧。”“那没办法,谁让你现在名气那么大……家祖说,要我见贤思齐。还说鹅公子你这么小的年纪,就有如此才华。跟在贤人身边,对我有好处,所以就同意下来。”原来,名人还有拒婚的功效?杜如晦说着话,脸色突然一肃,“不过家祖让我偷偷告诉你爷爷,最好别在这里定居。”“啊?”“他还说,趁现在把这房舍卖了,哪怕住在城里,都好过此地。”听上去好像也没什么特别。不过杜如晦的爷爷是什么人?那是朝廷的工部尚书。如果郑言庆不知道修治洛阳的事情,说不定还会以为,杜工部是担心他住的荒僻,让他去城里住。但言庆已经得到了修治洛阳的消息,自然对这话是另一番理解。朝廷,要征郑家的田地。而现在的洛阳老城,不会有太大的改动。杜如晦说:“我也不明白家祖为什么要说这些。不过你倒是真的可以考虑一下。”“这个……杜大哥,我刚才还和家祖说这件事。我也觉得这里太过于嘈杂,所以准备搬走。不过我不打算搬去城里,准备往龙门山走。”杜如晦说:“龙门山色,倒是一大景致,不错啊。”“杜大哥,我只是说在龙门山脚下定居,可没有说龙门山色……那边有我郑家一块田地,满是翠竹。我呢,准备在那里起几间竹楼精舍,想必读书会更有滋味。”“言庆,你这是想要效仿竹林七贤啊。”杜如晦忍不住笑了,“你是不是觉得,你名气不够大?呵呵,不过这想法倒是不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果然好去处。”这是东晋名士陶渊明的饮酒,杜如晦忍不住低声吟唱。听他这么一说,言庆也觉得自己搬去龙门山,似乎是一着妙棋。是沽名钓誉也好,是闲情雅致也罢。反正这样一来,定能得清流名士们的口彩。而他现在,不正需要这些口彩吗?郑家人的炒作,是为了让他撑起门面。那好,我就给你撑起门面,并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表现出我没有争名夺利之心。那郑家的人,就会少了许多顾忌,而更加卖力炒作。等到我的名气,已经足以让郑家人感到不安时,他们也奈何不得我了。究竟是谁利用谁?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言庆,你这是要写什么?”“哦,是河东闻喜县公裴大人给亡妻的一篇祭文,想请我抄录一下,明日来取。”“内史侍郎,裴世矩吗?”“你知道这个人?”“哈,我怎可能不知道。这个人很厉害,是个极有本事的人。家祖曾私下里说,论名气和权柄,裴大人比不得越国公。但若是比手段和本事,越国公却不如他。”言庆不由得轻唿一声。这个裴世矩,有这么厉害吗?越国公,那是大名鼎鼎的杨素。可裴世矩这个人,却似乎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啊。裴世矩,裴世矩……慢着,历史上李世民登基后,徐世绩曾因为要避讳,而改名为李绩。连李绩这样的人,都不得不更改名字,更何况……裴世矩,去掉那个‘世’字,不就是裴矩?这还真是个很厉害的角色呢。此人在隋炀帝时期,是个大奸臣;但在李世民执政时期,却又是一个刚直忠臣。一忠一奸,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猜想。连《大唐双龙传》里面,还把裴矩说成是邪王石之轩呢。啧啧啧,没想到自己居然会给这么一个人,抄录祭文?言庆不由得调整了心思,认认真真的又看了一遍裴世矩写好的祭文。不可否认,河东四大姓之一裴氏家族的族长,文采果然不差。有着非常明显的江左文风,词藻华丽而优美,缠绵而叠荡。看得出,裴世矩甚爱他的老妻,甚至刻骨铭心。郑言庆眉头一蹙,心道:郑家要我抄录此文,却是让裴世矩得了郑家的情,却与我无关。我如今虽有老师可以借用窦家来撑腰,但终究不是自家的本事。若是让裴世矩念我的好处,岂不是让郑家日后更投鼠忌器?唔,这倒是一个思路。“言庆,你在想什么?”“啊,我在看裴侍郎这篇祭文,真真个情深意切。”“哈哈,果然是个多情种。”杜如晦曾亲眼见过当日言庆赋诗给朵朵,忍不住打趣了一句。然后他轻声道:“不过裴侍郎和裴夫人,确是一段佳话。当年裴侍郎平定岭南时,崔夫人因自己年迈,无法随行照料,于是就找了两个千娇百媚的婢女,派人送过去,服侍裴侍郎。后来崔夫人故去了,裴侍郎悲痛万分,将家中的妾室美婢全都赶走,情深意重,莫过于此啊。恩,忘记说了,崔夫人工卫夫人书法,当年也是一位大家呢……”这个崔夫人,不是郑仁基的老婆崔夫人,而是裴世矩的妻子。言庆很认真的看罢了祭文,沉吟片刻后,提笔开始抄录。杜如晦在一旁观看,也不出声打搅,甚至还为言庆挑亮了烛火,更挽袖子研墨。五百字的祭文,抄录起来并不困难。言庆已读过许多次,所以一气呵成,写的极为顺畅。抄录完祭文,言庆却没有停笔。他蘸饱了墨汁,然后在祭文后面,有写下了离思两字:余受命抄录悼亡妻,为侍郎与夫人之情所感。故附诗一阙,以赠侍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郑言庆于仁寿四年春末之夜,于洛阳城郊。言庆写完,恍若心满意足般,对着纸上未干的墨迹,轻轻吹了一口气。杜如晦目瞪口呆,看看纸上的诗词,又看了看一脸满足笑容的郑言庆,久久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