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干什么?”程茉真的很好奇陈琛的回答。
陈琛闭着眼皮,喃喃地说:“我就去死。”
用最怂的语气,说最凶的话。
虽然不想承认,但十八岁,那个年纪,不管干什么,都是让人羡慕的。
这几天晚上,陈琛难得梦到了十八岁的自己。
陈琛十八岁那一年,中国数学竞赛代表队在io(国际数学竞赛)中获得了全球第一,全员满分的封神成绩。
出现一个满分,在别的国家队伍里都是称为天才的存在,更何况是全员满分。
史无前例。
知道这个消息的瞬间,平时指导这几个孩子的严厉胡教练当场流下热泪。
全球新闻电视台同步转播着这一则消息。
在森严庄重的领奖台上。
六人小队的队长,来自中国的chen,身披国旗,走上了领奖台。
无数闪光灯对准了他。
他在庄严肃穆的国歌之下,高高举起手中的奖杯。
全场沸腾欢呼。
赛后采访。
英俊的中国少年身着国旗,面容冷峻,面前堆满了话筒和相机,闪光灯一下又一下地穿过他的脸,游刃有余地用不同语言回答记着的提问。
在所有人以为,这项荣誉不过是这位天才少年奇迹人生的开端时,他却从神坛上坠落,消失得几无踪迹。
有小道消息说,他为了巨额奖学金,去了国内1的经济学院,和引他入门的数学系教师近乎决裂。
没有人能证明这则新闻的真实或假,但大家知道的是,国内排名前三大学的数学专业里,没有一个叫做陈琛的新生。
在所有人已经忘记这个人的时候,在离他举世瞩目又迅速沉寂的五年后。
这个名字,再一次,如雷贯耳地,势不可挡地,出现在大众面前。
陈琛,以沉没猜想摘得了第78届费罗子数学奖,再一次打破历史,成为这个标杆级专业大奖最年轻的获奖者,数学界的新起之秀。
“为什么会用沉没来定义这一个理论呢?”大多数数学家都会选择用自己的名字为一个理论命名,一次国际论坛采访时,有记者问出了这个大众好奇的问题。
年轻矜贵的数学家抬起头,嗓音淡然:“因为沉没,就是我的心之所向。”
翻译问题,提问的外国记者半懂不懂地点了点头,没再纠结这个只是作为热场的开场问题。
很快,滑到下一个问题。
“你在数学上取得了这么高的成就,是出于对数学的热爱吗?”
“热爱?”陈琛撩起眼皮,“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能靠热爱就能走得长远。”
“那是?”记者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