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不说话。
但是他们之所以兴起求和的念头,并非是要跟秦骁唱反调,而是匈奴派人来了。
来的那个人是前朝进士张清远,当他踏进城门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张清远生于江浙,大周元圣二年中进士。
大周的进士并不是直接授官,需要在翰林院里呆上几年,经过培养后,方才能做官。
张清远家道中落,仅仅只是寒门,朝中无人,蹉跎了四五年仍旧不见启用,心灰意冷,于是辞官归家。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轰动,很多人都知道。
因为一个进士辞官,还是非常难得,一般来说既然中进士,大官小官都会给一个。
而在古代社会中,哪怕最低级的官跟民也是天差地别,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层级。
到这个时候除非逼不得已,没人会辞官。
张清远身穿匈奴人的衣服,披头散发进了城门,前来迎接的鸿胪寺卿吓一跳,张清远笑道:“伯仁,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鸿胪寺卿认识张清远,那个时候张清远要叫他徐大人,现在直呼其字,叫人怎么不愕然?
张清远带来个消息:“我王并非不讲道理,而且仰慕中原已久,只是边关将卒擅自挑衅,掳走我王治下之民,侵略草场,我往气愤不过,提兵来问。”
话说的冠冕堂皇,可核心意思就是要钱,金银不要,但要粮食二十万石,铁二十万斤,盐十万斤,布帛十万匹,九边之地再开三个榷场。
要求不高。朝廷里掀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这样的要求完全可以满足,汉高祖尚有白马之围,太宗尚有渭水之盟,他们有何不可?
有些人认为这是以身饲虎,坚决不能同意。
秦骁当场拒绝:“区区匈奴,岂敢狮子大开口?告诉你那蠢王,朕不日就要取他狗头!让他洗干净等着!”
虽然皇帝已经明确拒绝,可是朝廷上下的思潮并未改变。
匈奴一日不撤军,生活不能正常恢复,朝廷大臣日日就有损失。因此才有朝堂上那出。
秦骁话不能说的太绝,但他是绝不会认输,这几年天气转暖,风调雨顺,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太大问题,匈奴寇边,不过疥廯之患,不足为虑。
这次廷议并没什么结果,匈奴又发动了进攻,江浙总督带来两万兵马,于城外跟匈奴大战一场。
江浙地区多贫苦,因为土地太少,所以人民非常努力,不努力真就没饭吃。
世家大族吃得脑满肠肥,而小民则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所以,江浙募兵一直都以悍勇著称。
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江浙总督带来的兵马悍勇异常,与匈奴接战后,死战不退。
有时马匹冲进人群,冲出去好几十米,死了不知道多少人,但其余人却跟没看到似的,非但没有后退,反倒扑上来。
一匹马冲进人群,失去动能后简直跟活靶子似的,瞬间淹没。
这些江浙人身材矮小,目露凶光,有武器用武器,没武器就用压咬,手撕,简直跟野兽似的。
秦骁在城头看着城下,十分感动,叹息道:“果然江浙出雄兵。”
李长阳道:“陛下,若是不接应,恐怕他们要消耗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