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涛走后,冬梅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一连几天,她都适应不过来,总感觉内心里面,少了一样什么东西。
总感觉涛涛好像还没走。
早上起来,当冬梅搬东西的时候,她会习惯性的,朝着阳台喊一声:“涛涛,还睡着呢,快起来搬东西了。”
可是等喊完,她才发现,涛涛已近去千里之外上学了,根本不在家里。
中午,她在农贸市场上卖饭,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期待着涛涛过来帮忙。
可是,等她把饭卖完了,才反应过来,涛涛正在礼泉基地呆着呢,怎么可能过来给自己帮忙?
涛涛是冬梅一手带大的,从小基本没有离开过自己,现在突然去远处上学了,冬梅心里落差非常的大。
晚上,躺在床上,她的思绪,不知不觉中,就回到了好多年前。
自己是在新疆怀的涛涛,回老家后,在乡里的卫生队里面,生的他。
婴儿时期的涛涛,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早哭到晚,基本不停地哭,而且还日夜颠倒,白天睡,晚上闹。
卫国在新疆上班,自己一个人抱着孩子,就在炕上转,希望可以把涛涛给哄睡着。
眼看涛涛睡着了,可是刚一放下来,他就又醒来了,又开始哭。
就这样,冬梅晚上基本不睡觉,一直哄孩子,白天还要干活,整天晕晕乎乎。
好不容易熬过孩子的婴儿期,到了三岁,涛涛又经常半夜发烧,而且一烧就烧的嘴脸乌青,很是危险。
她一个女人,大半夜的抱着孩子,去敲开村里诊所的门,央求着大夫,给孩子打青霉素。
涛涛小时候特别容易生病,基本都是靠青霉素给打出来的,以至于,他平时尿的尿,都一股青霉素味道。
可以说,如果没有青霉素的话,可能自己就要失去这个孩子。
当涛涛六岁的时候,全家人跟着卫国走出农村,来到了城里。
可是,卫国口中的城里,和冬梅脑海中的城里,相差甚远。
他们在采油八队安了家。
冬梅看着周围的大山,让这个在平原里面呆惯了的,一眼就能看的很远的冬梅,每天都很着急。
于是,她带着孩子,每天下午都要爬山。
她爬到山顶,去看南边的云彩。
而涛涛就会在自己旁边唱那首,也是唯一一首他会唱的歌,二小放牛郎。
包括现在,每当冬梅听到这首歌,她都会想起,自己的儿子涛涛。
她原本以为,涛涛从小没有离开过自己,去外地之后,肯定会很想自己。
可是她现在发现,其实自己想儿子,远比儿子想母亲,要厉害的多。
冬梅甚至想过,去礼泉院子看看儿子,他到底住的好吗?
吃的饱吗?
生活,学习都OK吗?
可是一想,家长们都放心的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而自己这个时候过去,是不是显的太溺爱孩子了?
这样,反倒还不好。
就在冬梅沉寂在想儿子的痛苦之中时,庆幸的是卫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