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庶子科举日常番外 > 第69章 四起 这是在支持二王爷晋王(第1页)

第69章 四起 这是在支持二王爷晋王(第1页)

《庶子科举日常》最快更新[630kan。cc]

“老叔叔”主动担下了这个称号,高忻乐就叫得愈发起劲了。一行人在岸边坐下,高忻乐自然是要跟宋知意贴在一起坐的,而李祯却有意无意地与他们隔上一点距离,看着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甚至有好几次上钩的鱼儿都被他放跑了。

这不,还不到午时,“老叔叔”就嚷嚷这累了,让宋知意跟他一起回去。宋知意实在是有些诧异,李祯每次拉他来一起钓鱼不到傍晚是绝对不肯散场的,怎么今儿变得这么收敛了。宋知意看了一眼一旁正依依不舍看着他的高忻乐,觉得症结就是出在他身上。

“三哥,你真的要跟这个老叔叔回去了吗?”高忻乐说完,宋知意余光就瞥见李祯好像缩了缩脖子,想了想还是道:“是,我已经月余没回去了,今日还得回家一趟。”

“那好吧,母亲说过要尊老爱幼。”高忻乐说完,还故意地看了李祯一眼,叫他立刻低下了头。宋知意见到此景,心中肯定李祯的异样跟高忻乐脱不开关系。

回程的途中,二人终于能单独相处,宋知意好奇问道:“老师,您认识小公爷吗?”

李祯脸上露出些难以形容的表情,目光飘忽,唇角不自觉地微微勾起,像是在追忆,又带着一缕苦涩,半晌才道:“认识倒也谈不上,只是他很像我的一位故人,看到他的脸就感慨颇多。”

宋知意回忆了一下国公夫妇的样子,高忻乐好像跟公主更挂相一些,难道难道老师口中的故人是永嘉公主?宋知意起了些好奇心,本想开口打探,而李祯那头却已经振作起来,觑了一眼面带探究的宋知意,道:“今日这事不准说出去,听到没有?”

宋知意装作郑重其事地点点头,道:“好的老师,还有什么要交待学生的吗?”

李祯有些不好意思地咳嗽两声以掩饰自己的尴尬,移开目光道:“还有小公爷那,你别让他知道我是谁,更不要说我在国子监。”说完却瞥见了宋知意像是在用力憋笑的脸,老脸一红,假怒道:“有什么好笑的,尊师重道,尊师重道!”

……

因为有这点小插曲,宋知意今日早早就到了家。他本想找江守徽交流交流最近学习的近况,到了南萧馆却发现只红豆一人留在屋子里,道是她家公子今早去府学还未回来。宋知意纳罕,上回还听江守徽说进来他只上午去府学,中午不到便会回来了,这是被什么事耽搁了?

宋知意本想一会儿再来,身后却传来一声熟悉的三表哥,回身便见气喘吁吁的江守徽,双颊通红,额间全是细密的汗。

宋知意惊讶,忙从怀着掏出一方帕子递过去,道:“快擦擦,别着凉了。”

江守徽接过,把帕子举到脸颊边时手却突然一顿,随后胡乱地轻轻蹭了几下,道:“我,我洗干净了再给你。”他拿帕子的手有些僵硬地垂在身旁,不知是不是宋知意的错觉,江守徽的脸好像更红了。

似乎是察觉到宋知意的疑惑,江守徽又马上开口解释道:“今日下课后我走到街上发现很多人都在书肆买书,都挤至外边来了,一问才知道是山居先生出新书了。我本想着多买几本捎带给你和二哥,可跑了几个铺子,却是一本都没有买到。”

“山居先生出新书了?”宋知意挑眉,有些意外道:“他不是好几年都没写过书了吗?我还以为他封笔了呢。”

“先前确有传闻说山居先生不会再出新书,可今日这本《临文散谈》横空出世,在考科举的学子都争相购买,”江守徽说及此,遗憾地叹气道:“这书本就是限量刊印,可惜我也是下了学才知到这消息,不然怎么说也得早早去排队买上一本。”

“这有什么,不必遗憾。国子监肯定有人买了这本书,我明日借来抄一本就是,我们兄弟三人互相传阅着看不也挺好,”宋知意安慰完,又道:“好了好了,我们两也别傻站在这儿了,风大,你又满头的汗,进屋说。”

江守徽看着眼前身如玉树的少年,突然发觉他好像长高了许多,眉目也逐渐脱离了稚气,渐渐硬朗了起来,不再是从前那个何他一起上学的小孩了。他盯着宋知意短暂地看了片刻,后才讷讷地应了声好。

……

第二日到国子监,宋知意还没找人去借《临文散谈》呢,王博耕就很热情地找了上来,道:“宋兄宋兄,昨日休息,我本是去街上逛逛,却不想遇上很多人在书坊前排队,我也跟着排上了,买上了一本叫《临文散谈》的书。后来我才知道写这书的山居先生先前还写过《临文漫谈》和《临文杂谈》两本,据说看过的人在春秋闱中都考得不错。这京城还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宝地,奇人奇书都不缺,若我能早点来就好了。”

宋知意调侃道:“王兄买到了?那我就提前先道声恭喜了。昨日这本新书我是没买到,不过这《临文漫谈》我倒有一本,确实是奇书,王兄看了必能高中。”

“那就借你的金口玉言了,”王博耕嘿嘿一笑,又道:“宋兄,既然你有漫谈,我有散谈,不如我两交换着看看?”

宋知意本就有此意,一口应下。待他从王博耕那拿到书后,已经是几日后了,他先是粗略阅览了一遍里头的文章,看着确实山居先生的文笔,对时文的评价可谓犀利剪短,一针见血。

他开始提笔誊抄,可略略抄下几篇,宋知意就莫名感觉到一种异样感。那本《临文漫谈》他少说也看了十几遍了,里头都是山居先生对时文方略的点评见解,观点虽是一刀切中要害的锐利,但行文却是客观平和的,解释是娓娓道来的,简明易懂,所以才能受到众学子追捧。可今日看的这本散谈,却多出一小股不易察觉的情绪掺杂其中。

宋知意搁下笔拿起书又细细往后读了几篇,发现也是同样的感觉。他花了一中午的时间,通读了一遍这本书,总觉得书里话里话外好像在暗示些什么。尤其在书的最后,提出了“幼木长木孰优孰劣之争”,说林中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