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凤戏游龙小品演员表 > 第12章(第2页)

第12章(第2页)

不怪他这样骤然变色。

秦风所说的信牌,乃是调兵遣将的信物,帝王统帅各留一半,合二为一,方能调动千军万马,是军权的象征。

这东西前朝称为虎符,材质多为金玉或者青铜,一掌可握的大小,皆是做成老虎的形状,从正中左右剖开,中间留有子母口方可相合,虎符上多数刻有铭文,剖开的两半虎符合二为一,铭文方能完整,而完整的虎符,才能调兵遣将。

而到晋朝时候,太/祖皇帝祖父名讳正好有个“虎”字,太/祖得天下后秘制兵符,为了避讳祖父姓名,特意去了虎符的老虎形状,改为普通的令牌。

这改制的令牌手掌大小,一改前朝的金玉质地,以上好的红酸枝为材,上为云朵,周边起棱,装饰是回首行龙,下为圆形,中部凹入,从一侧可以一分为二,亦有子母口相刻,中间刻上独有的铭文,再上皇帝尊号,外嵌黄金雕成的金龙戏珠,从外观看去,不似令牌,倒像个御用的荷包。

此物便是信牌。

如今晋朝传至今上这代,这信牌也几经变更。

昔年先帝病重,朝中暗潮汹涌,九子夺嫡,若不是平阳公主智勇双全,半路截杀了五皇子派去偷取信牌并且已经得手的心腹,最终拿到了信牌为今上调兵遣将所用,如今的江山,还不知道由谁来做。

当日肃亲王挂帅出征,调西南驻军直奔北方边境,用的也是今上的调兵信牌。

此物在手。

进可开疆扩土,退可固守庙堂,实在是个重要的不能再重要的东西。

然而让李明远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在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骤然见到了这顷刻间调动千军万马的信物。

几日前,李二世子李明遥借京郊雷雨为掩饰,前去勘查了那早先就被他们发现不对的陈易两人棺材。

不看还好,一看就看出了问题。

那棺材做的颇有随时毁尸灭迹、玉石俱焚的意图,摆在那就是明明白白的耍流氓,无处不散发着“这东西我有用,但是不现在用,谁跟我抢我恁死谁”的无耻气息。

然而李二世子从小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儿,你越弄的如此,我便就要破你的局。

陈紫云的棺材里空空如也,是具空棺,里面杂七杂八地堆了许多书信,都是暗语。

李明遥不比李熹,没上过战场,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暗语,自然看不懂,只得先将这点子破纸扔到一边,等到撤退时一并带走。

如此便将陈紫云的棺材搁置一旁,专心研究易家丫头的棺木。

那具棺木简直危机四伏,引线早就埋好,一动就炸,黑黢黢的无声往那一杵,颇有“你不动我我不动你”的霸气威胁。

李明遥对此威胁视若无物,大刀阔斧地剪了引线,小心翼翼地计算了位置,挑了个刁钻的角度隔空翘开了那棺材。

棺木里的味道不太好,易家丫头确实在里面,死的不能再透了。

李明遥是世家子弟,胆识过人不怕死人,但是脾气里到底有世家子弟那种不伸一手从不亲力亲为的骄矜。

胆识是一方面,但扛不住那味道恶心。

二世子险些被那尸体*的气息熏一个跟头,捏着鼻子硬着头皮去看棺材里的东西,也没有亲自下手,只用东西翻开尸体一探究竟,这一探不得了,二世子发现,那*的尸体之下,赫然有一块信牌,直挺挺地藏在尸体之下。

李二公子其实没见过信牌。

没见过挺正常的,把世子爷拉去让他认这东西,他一时半会儿也不敢确定,毕竟没有哪家皇帝调兵的东西会随便拿出来,像货郎上街卖白菜一样招摇过市。

市井之间能工巧匠无数,万一有慧眼如炬的能够复刻此物,那简直是灭顶之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