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郭公子,早听说你智谋过人,今日才算真正领教。&rdo;李善长连竖大指,&ldo;佩服,佩服。&rdo;
李善长对自己的态度一改常态,郭晓聪经历短暂的惊异,立刻明白他的内心所想,暗暗发笑,李善长呀李善长,你那些小伎俩也敢在俺面前玩,看俺不玩死你。
郭晓聪满面得色道:&ldo;李大人,你怎么知道俺智谋过人?&rdo;李善长一脸正色:&ldo;以五千人马把张士诚十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纵观古往今来的战将谋臣,只怕无一人可以做的到。&rdo;
&ldo;那么说,李大人是相信俺的计谋喽?如果相信俺,你们愿意按俺的话去做吗?&rdo;
郭晓聪眼看要上当,李善长强压得意:&ldo;只要是为吴王好,为数十万明军将士好,别说下官,王妃也愿听从你的安排。&rdo;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一天下来,马秀英见到的郭晓聪都是在胡闹,把如此重大的事情交由他办,弄不好会将整个明军葬送了。
马秀英满脸的犹豫,李善长向府邸内望了望,轻声道:&ldo;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死马也得当活马医了。&rdo;
第六十章世上不缺愣头青
郭晓聪撺掇杀了韩林儿的侍卫。马秀英充耳不闻。被拿下的八名侍卫,驴肾似的跪在地上,一双双眼睛喷着恶毒的火焰。
缚虎容易纵虎难,不杀他们后患无穷。作为始作俑者的李善长,比郭晓聪更为焦急。抢过一名部下的战刀,把侍卫头目的脑袋瓜剁了下来。
&ldo;不愧是吴王第一谋臣,做事果然麻利!&rdo;郭晓聪鼓掌赞叹。
李善长头皮发麻,自己太沉不住气了,本想把郭晓聪推到前台做替死鬼,反倒受了他的蛊惑。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事情做到这一步,也没有回头的岸了。李善长咬咬牙,又接连砍下四名侍卫的脑袋。
李善长一直以运筹帷幄自诩,曾未有上阵杀敌的经历,今日却魔法附体一连杀了五个人。惟其如此,才把马秀英彻底吓住,连出声阻止都忘记了,等她反应过来,已是五颗人头落地。
&ldo;李善长,你要是想把他们全杀了,就连同俺一起杀吧。&rdo;等马秀英奔过去阻止,李善长的战刀已经刀刃卷起不能再用了。
&ldo;王妃,今日之事不如此不得善了啊!&rdo;李善长揩了揩溅到脸上的鲜血,&ldo;您想没想过,不杀他们灭口,他们到了小明王面前一定搬弄是非,到时仍然没咱们的好果子吃。&rdo;
&ldo;杀了他们,没咱们的好果子吃还在其次,授人以柄,连吴王都会受到株连。&rdo;
妇人的见识,简直是妇人的见识。郭晓聪腹诽半日,才道:&ldo;不杀他们,吴王就没事了?小明王脱离老巢亳州来到金陵,显然是兴师问罪来了。只要你们听从我的安排,一定可以摆脱危局。&rdo;
不等马秀英答应,李善长目视部下:&ldo;把最后三个人杀了,听从郭先生的安排。&rdo;
干掉最后三名侍卫,郭晓聪带头冲入吴王府,李善长那把卷刃战刀也忘了扔下,紧跟着冲了进去。
朱元璋的军机要地布置在前院正厅,里面灯火辉煌。面对大门的书案是朱元璋用来处置军务、政务的地方,此刻却被一名青年占据。
青年最多不到三十岁,一张圆脸两腮下陷,一对三角眼眼皮稀松似睡非睡,是夜生活过多了的明证。青年身上穿着只有帝王才能穿的赭黄袍,头上却扎着一方红绸布。
在书案左侧,一张太师椅上坐着一位年轻道士,青布道袍,脑袋上牛心发攥插着一根竹簪子;右侧高背椅上,坐着的也是一位青年,顶盔贯甲,双手紧握肋下战刀。
三位青年高高在上坐着,作为一方诸侯的朱元璋,却像罪犯似的跪在厅堂正中。
望着据案而坐的青年头上的大红包头,郭晓聪很快想清楚了,此人一定是小明王翰林儿,作为红巾军名义上的领袖,他必须这样打扮。
郭晓聪想观察形势,没有靠近大门,站在了敞开的窗户下。跟在他身后的李善长、马秀英,脚步不同奔入大厅到了朱元璋身后,同时跪了下去:&ldo;臣(臣妾)参见明王陛下。&rdo;
翰林儿眼皮抬了一下,并没有理会他们,猛的拍了一下书案:&ldo;朱元璋,你自称吴王,分明是要和本王分庭抗礼,还需要狡辩嘛!&ldo;
从他的口气可以听出,朱元璋在此事上已经和他分辨许久了。事关生死,朱元璋咽下一口唾沫,脑袋垂得更低:&ldo;启禀明王陛下,臣朱元璋曾未有不臣之心,这么做只是为了替陛下更好的笼络人心。&ldo;
&ldo;朱将军,你说要笼络人心,只怕不是为了明王,是为了你自己吧。&rdo;接话的年轻道士,语气平和却透着雷霆万钧的威压。
道士目光炯炯,体态端庄,比翰林儿气派多了。郭晓聪不由仔细打量了他两眼,暗自惊奇,能和韩林儿一起高坐的道士,肯定不是无名之辈,他会是谁呢?
不等郭晓聪想明白,韩林儿右侧的年轻将领发话了:&ldo;三丰先生算是说到了点子上,&lso;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rso;是朱升为你出的主意吧。明王陛下与家父率兵在北方与鞑子苦苦支撑,你却在此扩疆裂土,不是想和明王分庭抗礼是想的什么。&ldo;年轻将领越说越激动,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喝令分列左右的护卫:&ldo;把朱元璋拿下。&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