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郑国的计划是要让秦国耗费国力,现在怎么反倒成了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启禀大王,"一位大臣说道,
"根据探子回报,不仅工程进展顺利,沿渠的百姓生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许多荒地变成了良田,百姓们都说秦王圣明。"
韩王脸色铁青:"这郑国,究竟在搞什么?"
"臣听说,"左相张开叹息道,
"郑国不但举家迁往秦国,还在秦国建立了水利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
"更可怕的是,"另一位大臣补充道,
"秦国采用了一种新的治理方式。他们发动百姓参与工程,不仅给予工钱,还教授技术。百姓们都说从未见过如此为民着想的君王。"
殿中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水利工程的问题了。
"诸位爱卿,"韩王沉声道,"对此有何看法?"
冯周站了出来:"依臣之见,秦国此举高明之处在于收买民心。他们不是在修一条水渠,是在凝聚民心啊!"
"正是此理。"张开接话道,
"听说那些参与工程的百姓,不仅学到了技术,生活也得到了改善。现在人人都说秦国好。"
"那我们该当如何应对?"韩王焦急地问。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秦国的这种治国方式,确实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官员提出建议:
"我们何不派人去秦国考察?看看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此言有理。"张开说,"与其在这里猜测,不如亲眼看看。"
于是,韩国打着商贾的幌子前往秦国。
一个月后,考察团带着详细的报告回来了。
"大王,"考察团负责人禀报道,
"秦国的变化远超我们想象。那条水渠不仅工程浩大,更重要的是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
"具体说说。"韩王追问。
"首先是农业生产。有了稳定的水源,大片荒地变成了良田。百姓们不仅种粮食,还种起了经济作物。"
"其次是百姓生活。参与工程的人家都住进了新房子,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而且他们都学到了技术,有了谋生的本领。"
"最重要的是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