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莞尔:“太后娘娘都说,只要听得不是正经学问,你的耳朵比谁都灵光。”
商婵婵笑嘻嘻:“虽则琏二奶奶是好心,但林姐姐可别急,还是自己身子最要紧。”
黛玉原本就体弱,便是养好了,也仍较旁人纤弱些。
商婵婵从现代而来,十分明白,子女缘分本来就是天定,就算有问题,以古代的医疗技术,也解决不了强求不来。
至于保宁公夫妇,暂且根本愁不到这里。
他们更愁得是两个亲事未定的儿子——现在幼女都有了人家,上头却还有两个老大难。
三子商骥也就罢了,向来是老实本分的听话人,只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听从就是。
麻烦的是次子商骏。
他对娶亲之事毫无热衷,叫父母日日催问后,索性收拾包裹投奔他的老师周老先生,跟着他搞全国游学去了。
直叫商铎夫妇目瞪口呆——从前江氏还去安慰人家北静老王妃,一转眼,自家房子塌的连地基都没了。
连商驰这里的几对白鹤,都是商骏临行前托付给哥哥的。
于是这些日子来,保宁侯夫妇一直在忙着划拉京中好的女儿家,预备给两个儿子定亲之事。
对长子长媳,属于省心的放养状态。
且江氏待黛玉如亲女,又知道从前贾敏就是为强行求子搞坏了身子,自然不愿以子嗣给黛玉压力。
商婵婵喝了一口茶,忽然促狭笑道:“反正大哥也不急:他这个岁数,早一年晚一年又有什么要紧呢。横竖都是老来得子罢了。”
黛玉简直要笑倒在榻上:“你不怕我告诉他?”
商婵婵笑嘻嘻:“林姐姐才不会害我呢。”
然后继续叽里呱啦的编排商驰:“哥哥这个人,我瞧着户部不是最适合他的,反而去国子监做个祭酒才正合适!”
“他最是看不得人清闲,最爱给人布置功课。这一年来,我但凡在家里松范几日,他就旁敲侧击请太后娘娘叫我入宫。”
“俗话说得好啊: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学那么些出嫁后的学问有什么用?”
“况且承恩公府又不是龙潭虎穴,太后娘娘全挂子的武艺,我学到半成就够用了,再多了我也不敢学呢。”
“偏大哥不同意,还说什么技多不压身,叫我好好跟着太后娘娘学做人做事。难道我也配做太后?”
黛玉从小就见多了商婵婵背后抱怨商驰,说起来简直如飞流直下三千尺,轻易打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