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南京朝代史 > 第133章(第1页)

第133章(第1页)

十、十代故都之中华民国10

【汪精卫墓】汪精卫(1883-1944年),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原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广东番禹(今三水)。少年在私塾读书,后相继随父和兄寄居陆丰、陆昌县署。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举秀才。二十九年赴日本留学,入政法大学速成科。1905年参与组建同盟会。曾任《民报》主编。在与保皇派的论战中(1905一1907年),为革命党人赢得声誉,从而取得孙中山的信任。日本政法大学毕业后,随孙中山赴南洋吉隆坡、庇能,越南河内等地筹设同盟分会。

宣统二年二月(1910年3月)刺杀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被判终身监禁。狱中诗曰:&ldo;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rdo;武昌起义爆发后被释出狱。旋投靠袁世凯,配合袁推行&ldo;南抚北剿&rdo;的反革命政略。辛亥革命后,汪精卫被袁世凯收买,参与组织国事共济会,拥护袁世凯。

袁世凯失败后,又投奔孙中山,1925年2月孙病危时受命记录孙的遗嘱。孙逝世后以拥护三大政策的&ldo;左派&rdo;和孙的信徒面目出现。7月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宣传部长等职。

民国16年(1927年)在武汉发动&ldo;七?一五&rdo;反革命政变。民国19年(1930年),他在北平主持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任常务委员会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同年11月,国民党召开三届四中全会,汪被开除党籍。次年5月,他联合反蒋各派,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中央执委,监委非常会议,另组广东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

&ldo;九一八&rdo;事变后,蒋、汪合组政府,汪先后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外交部长、内政部长、国民党副总裁等职1935年汪被刺受重伤。民国27年12月,与陈璧君等,由重庆,经昆明逃往越南河内,并发表艳电,公开叛国投降日本。次年8月在上海秘密召开伪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汪被推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年底与日本签订卖国密约《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

民国29年(1940年)3月30日,汪伪&ldo;国民政府&rdo;在南京正式成立,汪任伪&ldo;行政院长&rdo;兼&ldo;国民政府主席&rdo;、&ldo;军事委员会委员长&rdo;等职。

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枪伤复发,死于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医院。他的遗体被安放在一具楠木棺材里运回南京,下葬梅花山东麓(明孝陵南面的梅花山上,山上植有大量梅花树,故名)。原先汪伪政府准备花5000万伪币来建筑一座仿中山陵设计的规模庞大的陵墓,核心工程已初步完工,后因日本投降,只好草草建造此墓。

抗日胜利后不到半年,1946年1月21日,时任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奉蒋介石之命,密派一营工兵在汪墓上安置炸弹,将其炸开。汪墓被炸开后,人们发现有一棺材,揭开棺盖,只见尸体上覆盖着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汪精卫身着伪政府文官礼服,系藏青色长袍马褂、头戴礼帽、腰佩大绶,面部略呈褐色而有些墨斑点,整个尸体保持完整,尚未腐烂。这时,陆军总部工兵指挥官马崇六指挥不必要的人员暂时退离墓地,由南京市市长马超俊进行全面检查。结果除在死者口袋内发现一张约三寸的白纸条外,别无其他遗物,下款署名陈璧君。据说,这张纸上的字是汪的妻子陈璧君从日本接运尸体回国时所写的,以示招魂的意思。接着,马崇六命令工兵营长李东阳把棺材装上陆军总部的卡车。当晚,马崇六亲自押车将汪精卫的棺材及遗体秘密运送到南京城西清凉山火葬场焚化。

随后工兵连夜把梅花山的汪坟平掉,务使不留任何痕迹。在上面建造了观梅轩,汪墓从此便在梅花山上消失了。

【谭延恺墓】谭延恺(1880-1930年),湖南茶陵县人。1904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909年被推为湖南咨议局长。1911年与汤化龙等发起成立宪友会。辛亥革命时策动兵变,夺取湖南都督。1912年加入国民党,任湖南支部支部长。1922年投奔孙中山,任大元帅府大本营内政部长、建设部长和湖南省省长兼湖南讨贼军总司令、湘军总司令兼大本营秘书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后改任行政院长。1930年9月22日,谭延恺病逝于南京,国民政府为其举行国葬。

谭延恺墓,在南京钟山灵谷寺东北隅。自1931年9月动工,1933年夏落成,由我国著名建筑家杨廷宝、关颂声、朱彬等人设计。建筑规模较大,共有5个部分。龙池43米见方,周围以石栏,池中置2个石雕龙头,一龙口出水,一龙口进水,水为水泉,终年不竭。龙池北有墓碑,原来刻蒋介石题字,其北是墓道。广场,在墓道尽处,广场中有汉白玉花坛,东有一座汉白玉牌坊,山坡上立有国葬令牌,原刻谭的生平,西北为汉白玉牌坊,山坡上立有国葬令牌。祭堂,距牌坊200米,为三楹宫殿式建筑。墓包,建在水泥平台上,墓前设有祭台,建有莲花池、望柱、石狮等。墓园,在墓道东侧,利用山林、溪水等自然条件,建临瀑阁、水亭、小虹桥、四方亭、心亭、三角亭等。该墓设计一反通常陵墓气势宏伟的常规,借原有山水地势倚山构筑曲折幽深的墓道,并布置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墓园,不落俗套,风格独特,值得一提的是该墓的花坛为圆明园旧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