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又大兴冤狱,诛杀功臣,设立锦衣卫,对官民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废除丞相制,抑制贤能的辅佐,使权臣和宦官更容易控制政权,导致明末宦官专权,民乱纷起。
朱元璋幼年没有机会读书,加入义军后勤奋好学,常常请儒生讲述经史。经过十多年的学习,不但能书写手札、军令,还能写诗作赋,能欣赏、评论文学作品,也懂得儒学的经义,平时熟读史书。他写的诗粗旷豪放,很有气魄,如《菊花诗》&ldo;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rdo;联想到前不久国内放映的电影&ldo;满城尽带黄金甲&rdo;,是否受到朱元璋《菊花诗》的启发也不得而知。据《明史艺文志》记载,朱元璋有《御制诗》五卷,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三十多首。比较著名的有:&ldo;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rdo;《咏鸡鸣》&ldo;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二声撅二撅。三声四声天下白,褪尽残星与晓月。&rdo;(一说,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以及&ldo;杀尽天下百万兵,腰间宝刀血犹腥&rdo;也自负、也大气甚至有些滑稽。
关于朱元璋的长相,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南京民间传说朱元璋长相十分丑陋,也许与他称帝后实行的暴政有关。一次他找来几个画家为他画像。第一个画家手艺高明,画得十分逼真,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一样,就连脸上的麻子也画得一颗不多,一颗不少。朱元璋一看龙颜大怒,令人推出去斩了。第二个画家接受了第一个画家的教训,将朱元璋的&ldo;猪嘴马脸&rdo;画得更加逼真,脸上麻子的大小都画得十分精准,不差一丝一毫。朱元璋一看气得脸上的麻子都拉长了,不由分说又令人推出去斩了。轮到第三个画家时,他有些犹豫,心想这该怎么画呢。这时有个陌生人走过来告诉他,前面两个画家不是画得不好而是太好了、太像了,将皇上脸上的缺陷暴露无遗,所以都被斩了。皇上平生最佩服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你不如照着他们的模样画,保你不死。这位画家想,反正死多活少不妨试一试。于是铺开画板精心绘画,不一会儿就画好了,画上的人既像唐太宗,又像宋太祖,就是不像朱元璋。谁知朱元璋看了这幅像,大喜,连声说:&ldo;好!好!好!给我重赏!&rdo;据说,这幅画现存南京明孝陵陈列馆。
第二种,官方记载朱元璋的长相是&ldo;龙形凤姿&rdo;。据《明史?太祖本纪》中描述的朱元璋:&ldo;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rdo;。其实仅凭这16个字,很难勾画出朱皇帝的模样。前八个字说的是外貌,后八个字说的是气质。若按字面意思理解,朱元璋应该是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头顶上有一块奇骨,与常人不同,他气宇轩昂,高深莫测。尽管这种描述很简单,却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如果你是朱元璋的&ldo;粉丝&rdo;,你当然希望他有一幅够帝王、够英雄、够俊杰的长相;如果不是,你一定希望他丑陋、奸诈、猥琐;或者不屑一顾,管他长什么样都无所谓。但是又有人说,《明史》是清代官修的一部纪传体正史,康熙时期开始修纂,经过雍正王朝续修,到乾隆时刊行,前后耗时近百年。清朝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利益,笼络汉人,所以在描述朱元璋形象时,多少有些溢美之嫌。
其实一个帝王的长相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治国的方略和造福于民的作为。东晋时司马家族的皇儿们个个长得风流倜傥,尤其是那个司马绍,绝对的美男子,金发黄胡子(绝对像老外,比孙权的碧眼紫髯还要俊美),可司马绍只会游弋女色之间,基本不懂治国,所以一代不如一代。
关于朱元璋的暴政,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洪武二十三年(1391年),朱元璋已经64岁了,他先后找借口杀了首任宰相、已&ldo;离休&rdo;在家多年、七十七岁的李善长及其一家七十余口;第二任宰相胡惟庸连及坐诛者共三万余人。其中:六个公爵,十六个侯爵;然后害死了刘基、宋濂等功臣;蓝玉案又杀了一万五千多人,其中:一公,十三侯,二伯。至此,跟他打天下的功臣,差不多都被杀光了。弄得许多官员每天上朝前都要同家人诀别,平安回家后都要摆酒庆贺。尽管如此,朱元璋还觉得不够,想来个一网打尽。但是朱元璋为什么要火烧功臣楼,至今仍是个谜。
据说朱元璋自从当了皇帝之后,整天提心吊胆,生怕有人密谋害他的性命、夺他的天下。特别不放心那些功臣勋将,虽然他已经杀了很多,但杀的越多,疑心越大。加上那两年天象多变,非旱即涝;夜间又常常看到有许多流星陨落,他认为这些都是不祥之兆。最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自以为高明的主意:火烧功臣楼。于是令人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功臣楼。楼建好后,朱元璋亲自写了&ldo;功臣楼&rdo;三个大字,挂在楼门上。随后,他便选择吉日,举行庆功典礼,并亲自拟定了参加庆功典礼功臣的名单。还给每位功臣又另加了一些名号,以示皇恩。
但是,凡事瞒不过有心人。朱元璋的精心谋划,被素有&ldo;再生诸葛&rdo;之称的刘伯温看破。刘伯温感到事情不妙,他还发现锦衣卫在庆功楼后面堆放了许多干柴,心中就完全明白了。于是刘伯温立即写了一道奏折,呈朱元璋,借口自己年已老迈,昏聩无用,要求告老还乡。朱元璋见了刘伯温的奏折,本想不准,但又念他自从应征以来,为自己的王功帝业做出过很大贡献,再说也一把年纪的人了,放了也无妨。于是用御笔批了一个&ldo;准&rdo;字。刘伯温获准还乡,临走时,悄悄对徐达说:&ldo;庆功典礼那天,你只管紧紧跟着皇上,切勿离开一步,千万要记住啊!&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