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霖把给司机师傅拍的照片拿了过来,“给您拍的照片,您看拍得还成吧?”
“嘿!何止是还成啊!别说,你都能开个照相馆了。”司机师傅拿着照片看了又看,好话一箩筐地往陈霖身上砸。
快把陈霖说得脸红了。
“你们村现在不得了,连我们村的人都知道你们今年卖薏米挣到钱了。”司机师傅羡慕道:“我们那种薏米的少,收上来的也只能便宜卖到市里。你们村明年种薏米的更多了吧。”那就能赚更多了。
陈霖看他们村不少人笑着点头,猜到他们是真的打算多种了。陈霖比较谨慎,借着回司机师傅的话来拐着弯劝村里人,“这么想可不行,薏米连着涨了几年价,今年更是涨得离谱,都说物极必反,这价格高了跟风种的人就多,到时候东西多了也就不值钱了,卖不出去那得多亏?反正我觉得还是得谨慎点。”
“也是,你看前些年有人种果树发了家,后来大家跟着种,可不是就不值钱了。”
这一盆冷水泼下去,总算有人听了进去,反复思考着陈霖的话。
他们要在兴市待两天,于是就直奔离百货大楼最近的招待所,开了两间房,男生女生分开住。
把带来的东西放在招待所里,先去银行找陈霖二舅办存款,主要是他们四个人办。一下子给二表叔拉了十多万的存款,旁边柜台的人想找陈霖套近乎,但一听人家是亲戚,心思就歇了。
找熟人办存款的好处就是他们出来时人手一袋大米一桶油。
“霖霖,事情办完了就去家里吃饭。”
“好,过两天我去看姑婆,二表叔您忙吧。”
带着这些东西,走路多了也累,只能再回招待所一趟。下午就在县城里逛了两圈,还买了些摆摊用得到的道具,赶在学生放学前带上东西在学校门口附近摆上三个摊。
陈霖跟附近的店家借了两张凳子、一根竹竿,拿出新买的衣架,把衣服给挂了起来展示。她左边是杨娟的发饰小摊和陈明理的文具摊。很简陋,看起来不吸引人,但她准备了大喇叭,只能学校大门一开,她的喇叭就该工作了。
还有半小时才放学。
学校门口渐渐有家里来等孩子,初中学校门口人居然比小学的还多些。
有个年轻家长站在不远处往他们这边看,陈霖刚把衣服整理好,一转头就和她对上了视线,俩人都愣了一下,然后陈霖笑着朝她道:“干等着也无聊,要不来看看我这的衣服?都是从海市带回来的,咱们市里都没这些款式。”
年轻家长有些意动,但好像还在犹豫,倒是旁边几个等着的家长走了过来,“这件牛仔外套还不错,怎么卖?”
陈霖赶紧把写了价格的硬纸板给立起来,“牛仔外套都是六十一件,连衣裙四十一件,毛衣五十一件,同款式的只有几件,先到先得。买两件优惠十块,买三件优惠十五块,买四件优惠二十。”
现在大家的工资差距还挺大的,例如有些小厂子快要维持不下去的只能发一百多的基本工资,而像运输公司这种大单位,普通员工一个月起码有四百块,当货车司机的能有上千块。
这些衣服的价格,说便宜也没多便宜,但总归是比百货大楼里的便宜且款式新颖的,好几人听到价格就挪了过来,上手摸摸布料再检查看看走线。
刚刚那位年轻家长也悄无声息地挪到了旁边,目标明确地伸向一件蓝色长裙。
陈霖看她喜欢,就拿了件牛仔衣和毛衣给她比划,“天气再凉些,搭牛仔外套或者套件毛衣也很好看的,你皮肤白,颜色很衬你。”
年轻家长还在犹豫,旁边伸来一只手把陈霖手里的牛仔外套拿过去,“这件外套我要了,加上这两条裙子,老板你拿个袋子给我装起来。”
陈霖转过去看,第一个下单的女士一看穿着打扮就像是不缺钱的,这三件衣服估计在她看来是相当便宜。陈霖回过神,赶紧从脚边的纸箱里抽出一个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