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方言,万儿:名称,如字号、堂名等。
本是指姓名的隐语。“万、蔓”的谐音。蔓,就是藤。或用“同一条藤上的瓜”来指同姓,因此指某姓的隐语往往用“某蔓”来表示,而趣难成谐音的“某万”。艺人出了名,叫“响了万儿云游客《江湖丛谈》第一集:“平津等地唱大鼓的,最早是‘胡十’‘霍明亮’。最近是‘刘宝全’‘白云鹏’唱的响了万儿啦。”或别写成“腕儿”。“说书的艺人名誉正叫‘腕儿正’,名誉不正叫‘腕儿念’。”隐语“念”指没有。
北京方言,八万:形容人撇着嘴。是“巴弯”的谐音:下巴弯扭就是撇着嘴。
万后日儿:大后天。四川乐至、湖南靖夏。
万后天:大后天。成都。
万后年:大后年。成都、自贡、云南昭通。
“万”都是“弯”的谐音。动词,犹如说绕过后天,就是大话天。
方言俗语词中的数目字是虚假的,还有一种情况。相连的两个数目字并不是一个十位数,而是要拆开成为两个数目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两个数目是要相乘的。就是古语“三五明月夜”与“二八佳人”的说法,指每月的十五日、十六岁的佳人。另一种情况,是两个数目要相加。
北京,二五眼:1不懂眼。2外行。3一种用面粉、糖、芝麻酱制的糕点。现在叫双眼儿酥或双卷儿酥。(陈书)又,徐书:“妇女一种旧式发髻,把头发分成两绺、编辫子,盘成两个圆形,分盘在脑后左右。叫‘二五眼’。”1与2要解读为“二乘五”,以“十”谐音“实”:实眼,犹如瞎眼。其他两义,见下文。
《汉语方言大词典》:二五眼:1质量差。辽宁本溪、沈阳。2外行。北京、天津、石家庄、淄博。3一知半解的人。东北、北京、山东西部、河北魏县。山东郯城。4视力不好的人。扬州。5一种用面粉、糖、芝麻酱制的糕点。北京。6次要。石家庄。7做客时只吃一热一冷的两个菜,吃得不好。山西平遥。
按,此词能有如此多的不同的所指,更充分对比出“二五”不是数词语素的二十五。共有五种趣难情况。第一种是“五、伍”谐音:配伍、配对。“二”指两种东西,即5中指糖、芝麻酱。陈刚《北京方言词典》对那种糕点说:“现在叫双眼儿酥或双卷儿酥。”可见,是用“二”指双。“眼”指有孔的“卷”。7中是“二伍宴”的谐音:仅两个菜相配的宴。说发髻时,指配对的两个发髻。其中是“眼、沿”谐音:位在左右边沿。第二种,1的“二”,指第二广伍”犹如“等”或“类”。第二等自然是质量较差的。第三种,234都是“十、实”的曲折,指糊涂、一知半解;不懂而外行;眼睛糊涂不明。犹如说:两眼墨黑。第四种,4也可以另外是“五、乌”谐音,犹如说:两眼墨黑。《汉语方言大词典》:“二乌眼:马虎;差劲。东北。”直接而平实的以“乌”指黑,都可以对比参证。第五种,6中是“五、务”谐音。“二”,指第二等,第二等事务自然是次要的。
曲彦斌主编《俚语隐语行话词典》:“二五:旧时帮会指未婚女子。因‘二五’是牌九赌博中的‘地牌,而旧时以地比喻女子,故称。”解释不确。旧时是以天地或阴阳统指男女,与年龄及婚姻与否无关。要理解成2x5=10,再谐音指“室女”,即处女。
北京,四六不懂:什么也不懂。要解读为“四、六不懂”。即四加六为十,谐音“实”:实在不懂。“四六不成材”词相同。
上海,搞七廿三:1胡搞,乱搞。2胡缠。但字面数目的意思究竟是“七、二十、三”或“七二十三”,谁也说不清。无论何者,都与词义风马牛不相及。应是“搅七黏三”的理据。又不是实说“七、三”,而是要加起来成“十”,从而表示:十足的搅和缠。
《厦门》:“十一叔:指中年以上的单身汉。”要解读成:“十”字加“一”字,是“干”字。指没有**。民间把**用隐语“食”来说。因此有“性饥饿”的说法。把“食”换成“饮”,就用“干旱”或“渴”来指“性饥饿”。反映抗越卫国战争的著名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就有“旱1劳”的特殊说法。“‘要走你得早些走,韩玉秀可是快抱窝了。’靳开来笑望着梁三喜,掰着指头算起来,‘小韩是三月份来连队的,四、五、六……嗯,她是十二月底生孩子。你等她抱窝时回去,有个哙意思哟!’他诡秘地一笑,骂道:‘奶奶的!夫妻两地,远隔五千里,一年就那么一个月的假,旱就旱死,涝就涝死了!’三位排长笑得前仰后合。”
《丹阳》:“四五六:指酒席。跟‘幺二三’指粪便相对。”按,四加五是九,谐音“酒”。而“六”谐音“乐”。“幺二三”要解读成“幺而三”,即一加三是四,而谐音“屎”。丹阳话“四”与“屎”同音同调。
《柳州》:“三八货:指称没能耐又爱多事的女人。有人认为字面意思是‘土货。3十8=11。‘十’加‘一,是‘土’字。”
以上共辑例280多个,非常充分地证明了隐实示虚谐音造词法的趣难机制,造词数量众多,有历时共地的一贯性。只有用这种机制才能把如此众多的词语的理据讲清楚明白,才能使让人感到混乱的“正经、正儿八经、正经八本、正经八百”之类词语,再现其内在联系,彰显语言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同时又说明方言词汇研究的薄弱和大有用武之地。如果对这些词中的数字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就等于各地方言中有如此多的词把数目用的混乱不堪,毫无道理。如果个别人的语言、文字中如此,那确实是应当如此批评;但对已约定俗成的方言词自然不能这样看。以前语言学家对这类词回避,不能解释,只能是如《孟子》所言的不为”,而不是“无能”。现在我们终于知道了这些杂乱、似乎无道理的词有一个共同的特殊的道理:谐音求趣难(尽管它们的趣意浓淡不一,有的也似乎难大于趣);而且在方言中,它是一个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造词方法,是汉语独有的。这是大补空白的研究。
附言
参见刘敬林与笔者合著《北京方言词谐音理据研究》书中《北京方言词语中虚假趣难的数目字》一文。
纠误
本文中对“翘老三”“弹老三”解释说:跨过,口语说“跷”,或说成“跳”,即“弹”。我现在发现这是错误的。“翘”应是“悄”的谐音。“老”是“崂”的谐音。“崂”与“山”复说。悄悄在老家了。可对比吴语同义词又有“翘辫子”。“辫”与“閉”或“開”谐音:关闭。“子”与“梓”谐音:故乡。悄梓:悄悄关闭在老家了。文言雅语把死亡说“归原”。俗语叫回老家。“弹”是“抬”同音同调的谐音。可对比吴语同义词又有“淡老三”。“淡”是“抬”同音异调的谐音。《简明吴方言词典》:“抬老三:死。(含诙谐意,有时也含轻微贬义):迭个人~了。”《苏州》:“抬老三:死的讳言。”充分可证理据。而《清稗类钞。苏州方言》:“淡老三,不知何许人也。以其行三,因而名之。与徐大老爷,拆老皆同。”则不仅把虚假的“老三”错误解释成真实的排行老三,而且连词义都错误解释成“与徐大老爷,拆老皆同”,即词义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