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节,莒国国都,莒城,此时的气氛是一片祥和。
有一队人,为首者三,后面跟着十二名护卫,由远而近,快马加鞭,急冲到莒城城门之下。
为首这三人,一人居中,十五、六岁的年龄,相貌堂堂,身材挺拔,虽是匆匆而至,风尘满面,衣衫不整,但他的神情却仍饱满,不见一丝倦意;另两人分左右而立,二十来岁,看穿着是一文一武,容貌极为相似,显然是一对孪生兄弟。
莒城城门有守卫把守,见到这一队人急驰而来,赶紧架起长枪,拦住了他们。
“停住,你们是何人,为何到莒城来?”
不待中间那人吩咐,文者打扮那人翻身下马来到守卫面前,“我们是姜国人,后面的姜国少君姜原,同时也是莒国勇武侯姬老侯爷的外孙。你们快点把道路让开。”
说着话,文者自怀中取出一枚玉印,向守卫展示一下,“看,这是我家少君的印信,休得置疑,快些让路!”
听到来人是姬老侯爷的外孙,守卫自是不敢阻拦,向两边一撤,闪出中间的道路,让这一队人进入了莒城。
对于莒城的道路,这一队人并不陌生,拐几个弯,便来到一所气派的府第门前。
同样,还是文者先一步来到门口,对着府第的护卫说道:“快去禀报,姬老侯爷的外孙,姜国少君姜原前来拜见。”
看到这一队人气势不凡,护卫不敢怠慢,答应一声,转身就跑进府中。
时间不长,有一中年人迎出来,见到姜原,脸上露出喜色,“果然是小原来了,快,快跟我进府,到大厅去坐下歇着。你外祖听到你来,也着急要见你呢。”
“是。”姜原答应一声,同时介绍他身边的那一文一武给中年人认识,“二舅,这是我的近臣,姜文和姜武。”
听到姜原介绍自己,姜文和姜武急忙向中年人行礼,“姜文、姜武,见过少侯。”
中年人朝二人点点头,回一声后,又向姜原发问,“你们姜国到底是什么情况?我这里只是得到姜国发生祸乱的消息,听说是田龙子夺国,却还不知道详情。”
一边向府中走着,姜原一边回答中年人的问话,“是田家作乱,夺了我姜国。我姜氏几被斩尽,只逃出了我与公子纠。”
中年人知道,姜原与公子纠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姜原的母亲是自己的妹妹,至于公子纠,却是与他姬家没有关系。因此,只是问了声,知道公子纠逃往了鲁国,就不再关心他的消息。
“小原,你这一路行来,路上可遇到什么危险?”中年人关心姜原,尽管他现在已经完好的站在自己面前,却还是担心他在路上受到过多的磨难。
想起这一路行来的遭遇,三百名护卫战至最后只剩下十二名,姜原心中就是一阵酸楚,不过他还是将心情忍住,平静的脸庞上展露出一丝微笑,“让二舅担心了,我这一路平安,并没有什么危险。”
眼见着就要迈进大厅了,中年人一把拉住姜原,“小原,你也知道,你大舅对你并不喜欢,待会他要是说什么重话,你可多担待一下,就当是耳旁风,别往心里去。”
“放心吧,二舅。”姜原淡淡一笑,“他毕竟是长辈,无论如何说我,那都应该,我只要听着就行,不会计较的。”
姜原的母亲排行最小,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从他们兄妹时候起,就与二哥姬安的关系好,与大哥姬平的关系一般。后来,生姜原时,姜母难产离世。姬安念及兄妹感情,对姜原很好;而姬平则以姜原的出生害死了妹妹为由,对姜原很是冷漠。
现在姜原是以亡国者的身份来到姬家,或许姬平会更加冷落他。
吩咐好之后,姬安这才领着姜原,还有姜文、姜武兄弟进入大厅,至于姜原的那十二名护卫,已经被安排到厢房休息。
大厅中,有一银发老者居中高坐,见到姜原进门,脸上这才绽放出些微笑意,“是我那外孙子来了?”
老者便是姬老侯爷,从姬老侯爷的语气中,姜原能听出一些疏远。
也是,母亲离世是因为难产,这原因很容易就落到自己头上,被母亲的娘家人不喜也算正常。
可是自己毕竟就是一个孩子,母亲难产离世难道是自己所希望发生的吗?除了二舅姬安与自己亲近外,外祖家其他的人对自己都不喜欢。这让姜原也有些伤心。
清理一下受伤的心,姜原还是郑重地行礼,“姜原拜见外祖,愿外祖泰福安康。”
姬老侯爷摆一下手,“好了,坐下吧。”
“你们姜国发生的事情,我已经知道。现在我就想问你一下,你有什么打算?如果是想让莒国出兵帮你复国,那就别说了,这是不可能的。莒国士兵的鲜血,只为莒国流。”
“不会!”姜原的语气坚决,“我若复国,只凭自己努力,不会假手于外人。”
“我来投奔外祖,只求一暂时栖身之地,聊以休养生息。不出三年,我姜原定会离莒返姜,夺回我姜氏河山。”
“好!还算有志气。”姬老侯爷的脸色好转了一些,“既然如此,你就在府中住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