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鸾按住赵楹的手,喘着粗气道:“今天别做了,我要看书。”
赵楹嗤笑一声,道:“做不做可由不得你。”说着已把人抱起,直接去了卧室。
两人一番云雨后,严鸾歇了一阵,便对赵楹道:“你先歇着吧,我再去看会儿书。”赵楹没想到严鸾这时还有精力看书,便伸手去拉他,谁知却抓了个空,那人早已下了床向书房而去。赵楹心里一阵气闷,也只得先睡了。
第二日,陆管家一早便拿了些公文过来,赵楹却道:“今日我回府。”陆管家心道,王爷的心思越发难测了,昨日勉强回府一天,脸上一直都是阴沉着,今日却主动要回府。也只得让人打点车马。
赵楹临走又对严鸾道:“真不和我一起走?”
严鸾摇头,道:“王爷先走吧,我一会儿也就到了。”
王府在城内,严府却在城外。严鸾走了半个时辰,才走到王府门口。却见张津广已经等在大门外,见严鸾远远的走过来,忙对旁边的小厮道:“快去回禀王妃,严先生到了。”又紧走几步,到严鸾近前,笑道:“刚才王爷一个人回府,王妃心里便凉了半截,以为灵安兄改主意了。想要询问王爷,却是不敢。还好王爷主动和王妃说,灵安兄稍后就到,王妃才放下心。”
两人边说着边往府中走,王妃徐氏已经拉着赵炽迎到二门。严鸾正要跪下见礼,徐氏忙道:“先生千万别多礼,刚才王爷特意吩咐了,严先生是到王府来做先生的,无须对府中任何人施礼。”
张津广也道:“王爷的确是这么说的,灵安兄也别在意这些虚礼了。”
严鸾只得对徐氏作了揖,算是见过礼,便跟着徐氏几人走进王府二门。
严鸾这次回乡并未再来过安王府,所以他对王府所有的记忆还停留在十几年前。但看那府中变化却也不大。亭台水榭,依然是旧时模样。府中的仆人,大都是从北京带回来的。严鸾在北京时是王府常客,那些仆人也大都是熟面孔。这些下人们回到武昌便只听说严大人已和王爷公开的双宿双栖,却再也没见他出现在王府。这时见王妃亲自将他迎进来,俱是诧异非常,便不自觉的都朝着严鸾看过来。
严鸾虽是心里早有准备,这时被这么多人看着也觉得芒刺在背,只有装着若无其事的一路走进来。
☆、名相管仲
第三章名相管仲
好容易到了王子们读书的北书房,张津广正要推开世子单独使用的一间屋子的屋门,却见回廊那头有两个十几岁的少年走过来,大的看上去十五六,小的也有十四五了。严鸾看两人装束便知道是赵楹的大儿子赵炜和二儿子赵焘。心想上次在北京见到二人时还都是娃娃模样,如今已都出落成长身玉立的少年,便在心里叹了一声,这光阴果然如白驹过隙般的流走了。
两个王子对徐氏见了礼,那声母亲却叫的并不如何恭谨。
徐氏道:“炜儿、焘儿,这是我为炽儿新请的老师,严先生,也算是你们两个的先生,你们给严先生见礼吧。”
赵炜和赵焘躬身给严鸾施礼,严鸾也拱手还了礼。那赵炜便道:“严大人,我们当然记得。从前在北京时严大人不是常来王府么,怎么到武昌后倒好久不见?”
严鸾一笑,不答。
赵焘却道:“大哥,你不知道么?我们如今能在武昌过清静日子全拜严大人所赐,严大人想必怕我们对他感激涕零,是以不愿在王府走动。”
严鸾一来不愿和小孩子斗嘴,再者对这事也确实心存愧疚,便也只好继续不答。
徐氏却道:“炜儿、焘儿,严先生是府中的贵客,你们的言辞如果传到你们父王耳中,你们以为王爷会不会生气?”
赵炜道:“母亲,我已一个多月没见过父王。昨儿听说父王回府,却一天都在处理公务,好容易听说下午得了空,我和二弟赶过去,父王却已经走了。”说着看向严鸾,那眼神里已带了怨恨。
徐氏道:“今日王爷便在府中,你们想见去见便是。”
两位王子走后,几人便进了世子专用的书房。徐氏叫人上了茶和点心。
严鸾看那茶便是自己平日爱喝的碧螺春,点心也是自己平日常吃的几样,便对徐氏笑道:“王妃有心了。”
徐氏笑道:“我哪知道先生平日喜欢吃什么,这是王爷刚才吩咐厨房做的。”
严鸾心里怪那人多事,嘴上却只对徐氏道了谢。
徐氏和张津广出去后,严鸾把赵炽抱到椅子上,两人相对坐了,严鸾便笑道:“世子之前读过什么书?”
赵炽小声道:“读了《千家诗》、《论语》、《左传》。”
严鸾道:“原来世子已经读了这许多书,世子最喜欢哪本?”
赵炽道:“喜欢《千家诗》,不喜欢《左传》。之前的杨先生总不肯给我细讲,而只让我背诵,说我能背给父王听,父王就喜欢了。可是我背熟了后,父王也很久不来看我一回,我都没机会背给父王。”
严鸾一愣,正不知该如何安慰赵炽,却见赵炽将小手搭在严鸾膝上,道:“先生生气了么?”
严鸾忙笑道:“世子如何这么说?我并没生气。”
赵炽道:“大哥和二哥总喜欢去见父王,父王不回府他们便不高兴。可是我却不想见父王,父王不喜欢我,我也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