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豪,你有没有想过,让饿了吗走出校园?”
两人见面之后,寒暄了一会,张韬便直接进入到主题当中。
“想肯定是想的,但是,想要离开校园,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来之前,张煦豪也做足了准备。
他现在,相当于是在跟自己的投资人见面,肯定是要把最好的一面表现给张韬。
投资一个项目,与其说看好一个项目,还不如说是看好一个人。
因为,一个再好的创意,如果负责执行的人不行,那么,项目就算投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虽说张韬不是专业的投资人。
但是,他见过很多专业的投资人。
更何况,在见张煦豪之前,他已经调查了整整一周的时间。
这一周的时间,除了研究外卖项目的本质和内核之外,其余的时间,全用来了解张煦豪这个人。
他在沪城大学里待了很久,找了很多跟张煦豪打过交道的同学、老师甚至是张煦豪接触过的商户。
这一点,就连张煦豪自己都没有发现。
竟然有一个cEo,亲自做背调,还足足调查了自己一个星期的时间。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个星期的调查,才有了今天的见面。
决定见张煦豪之前,张韬也让京都的同事在调查京都那边的外卖项目。
京都现在有的那个外卖项目,虽然比张煦豪做的更加的成功。
但是,显然模式上出了一点问题。
根据张韬的了解,主要是主导人的思想还局限在传统的团餐行业当中。
步子埋得太大,骑手的成本居高不下。
这样一来,整个外卖项目,就显得特别的笨重,特别的累赘。
这样的模式,如果发展到全国范围里面去话,根本走不通。
别说全国范围了,再多几个体量大点的程实,京都那个外卖团队的模式,就会彻底崩盘。
虽说他们现在是活得很滋润,不断地吸纳骑手,配送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
但是,本质上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最核心的技术问题,他们如果解决不了的话,他们手下的骑手,将会越来越多,模式将会越来越笨重。
他们现在完全没有把他们的骑手优势给利用起来。
甚至,在招募了大批骑手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运力不足的情况。
而这个运力不足,其实问题并没有出现在骑手的身上,而是出在外卖团队的本身。
技术上跟不上,导致骑手大多数时间,都处在空跑的情况。
一天下来,能够送的订单,少得可怜。
甚至他们当中,有将近一半的人,在每天的单量上,还比不上张煦豪团队里面的兼职学生。
虽说张煦豪因为只做大学附近的生意,骑手的空跑情况相对来说会少一点。
但是,见微知着。
从这一点上看,张煦豪对于骑手空跑的情况,肯定是有考虑过的。
要不然,就算是只做大学附近的外卖,饿了吗骑手的效率,也不至于比京都那个外卖团队高出如此之多。
这便是张韬看中张煦豪的原因。
其实,以张韬目前的情况,大众点评的总部在京都,而京都那个外卖团队显然规模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