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表情深沉莫测,半晌,唇角微微一勾:&ldo;继续说你那科举吧。&rdo;
叶海花似乎松了口气,接着道:&ldo;科举的院试也叫童生试、童试,主要是指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全国的学子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不分年龄、门弟的高底,出身的贵贱,机会均等。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rdo;
&ldo;乡试是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只有童生才能参加,通常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同样是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通常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全国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rdo;
往日被姐姐逼着看了好多关于古代文化之类的书籍,我还勉强记得,故此还听得懂。而身边楚弈笑得可谓高深莫测,再看寂惊云和一群小的,神色都挺匪夷所思的。
皇帝目光炯炯:&ldo;那殿试呢?&rdo;
&ldo;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有时皇帝也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lso;进士及第&rso;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lso;进士出身&rso;的称号;三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赐&lso;同进士出身&rso;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因为殿试是由皇帝策问的,所以民间也把高中进士者称为天子门生。&rdo;她一口气说下来,似乎嗓子有些干,端起水杯,喝了口蜜糖水。
别说是叶海花了,连我都是松了口气,这皇帝实在是当之无愧的&ldo;十万个为什么&rdo;。偏偏我跟叶海花都是二十一世纪的,对科举什么的再清楚也就那样,糊弄糊弄他们这些根本不知道的还行,但对于那些学者,可就没说的。
抬眼见皇帝眼神亮得慑人,他的语气有些不平静的暗流浮动:&ldo;天子门生?
&ldo;是。天子门生。&rdo;叶海花点点头,坦然地看着他,&ldo;这些人是皇帝选□□的人才,效忠的是皇帝,维护的是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世家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皇帝若不想被世家牵制,科举是最好的办法。&rdo;
我抿抿唇,皇帝忌惮世家势力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怕是……当下笑道:&ldo;嫂子这话说得有理,科举在中国古代持续了近千年,自然有它的好处。&rdo;
&ldo;中、中国?还古代?&rdo;平安早就听得迷迷糊糊的,听了我的话,怕是终于听懂了,忙出声询问。
我只想一下咬掉自己舌头,这没事说些什么呢!这下要是被楚弈看出来他妹妹已经换瓤了,他非得让我把楚婧颜变出来不可……我心虚的觑了眼楚弈,他根本没有在意这边,而是和寂惊云一脸讶异的看着叶海花。我不免松一口气,最好别听到……
皇帝定定凝望叶海花的眼中带着意味不明的复杂情绪,胸口明显地起伏不平。半晌,才听到皇帝压抑的语气缓缓地道:&ldo;以文教佐天下,以武功戡祸乱,文有科举,武是否也有武举?&rdo;
&ldo;公子所言甚是。武科举是科举制中冠以&lso;武&rso;事的特殊门类,考试的内容与&lso;文&rso;相对,主要是关于军事和技击的内容。唐国的武举考试只重武艺,不问文章,但宋国的武举考试,开创了武举殿试之先河,注重考察武举人的军事理论素养,选拔出才兼文武之儒将,与进士一样,武举也锁试于礼部贡院,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和策文等,既考武艺,也考文才。&rdo;
我忽而笑出声来:&ldo;依我看,这武举难考的多。&rdo;
她点头附和。&ldo;文武全才的人才,总是少数。&rdo;寂将军似乎是深有感触,微微一叹,&ldo;而忠心耿耿的将才则更难觅啊。&rdo;
&ldo;费心去找,即使找得到,效果也不显著。&rdo;叶海花似乎成竹在胸,笑了笑,&ldo;如果朝廷真的那么欠缺将才,何不办个军校,专门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呢?&rdo;
我身子一歪,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楚弈忙出手扶住我:&ldo;颜儿?&rdo;
我摇头微笑,心里却窘迫得很,你不是还要来个黄埔军校一二三期?!可是泥腿子不也有很多是将才吗?
&ldo;既然文有私塾、县学、府学、州学、国子监等为学子开辟求学的课堂,武为什么不能有军校专门培训军事将领呢?有句俗话说&lso;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rso;,每三年一次大浪淘沙的选拔,所花费的精力财力物力,未必不比一创办一个学校多,朝廷可以把它定位成&lso;皇家军校&rso;,军校出来的武将也全是天子门生。因为门槛高,所以能进入军校学习的学生,一定要进行严格的选拔,不单要能文能武,还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军校不单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战训练相结合的技击和军事本领,还要抓好政治教育与引导。&rdo;
我知道她话说到这里已经刹不住了,微咳一声,起身道:&ldo;婧颜有些不适,劳烦寂大哥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