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前走,道路有些陡峭起来,路的一边是郁郁葱葱的山林,林间杂草丛生。另一边是层层叠叠的梯田,田间的田埂好似蛛网一般,向着四面八方伸展。
走着走着,土路变成了平整而宽阔的石子路,远远地视野前方出现了密集的房屋。
那就是南川镇了。
走上镇子的主街,周围一下子就喧嚣起来。
各式各样的摊贩沿街叫卖,贩夫走卒推着小车背着背篓四下奔走,更不用说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各色店铺,牌匾林立,幌子招展,好不热闹!
这跟吴秀芬以前旅游去过的一些古镇很像,只是眼前的景象仿佛套了个滤镜,滤过那些鲜艳跳脱的色彩,整体看上去古朴厚重很多。
与原主的记忆比,这个镇子倒是没太大变化。原主出嫁前,娘家也是这镇上的。后来爹娘跟着她的兄弟几个都搬去了县城,镇上的老房子就卖掉了。
所以,要找个落脚的地方,还得先去何氏的娘家看看。
何氏娘家的铺子很好找,就在主街临街尾的地方,一条小弄的头一家。虽然不是正当街的铺面,但一条画着大剪子的布幌子往街面上一支,也很是打眼。
何况,他们老何家是这镇上唯一的裁缝铺子,开了好几十年了,远近的人家都知道。
响爷把车停在弄子口,钱氏笑眯眯地看着她们几个下了车,叮嘱说:“驴车一直在车马行等着,最晚申时咱们就得家去了,天色暗了路可不好走,你们费心记着点时辰。”
吴秀芬点头笑道:“知道了,二嫂把我当小孩子呢!”
钱氏说笑两句,便支使车走了。
这边何家铺子里,老二早听着声音跑了出来,跟钱氏打过招呼,便伸手来扶吴秀芬:“娘,您怎么来了?”
吴秀芬摆手示意自己不用扶,让他去抱二妞:“我想来镇上买点零碎,顺便看看亲家亲家母。”
正说着话,铺子里又走出来一个人,正是亲家老何。老何岁数比吴秀芬小,头发却花白了大半,佝偻着背,看着跟个小老头似的。
吴秀芬不小心想起了一句古早的广告词:“三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心脏。”搁老何这儿就是“三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容貌”。虽说古人看着都显老吧,他这个老显得也太过分了些。
老何笑得堆起一脸褶子:“亲家母,稀客、稀客啊!早知道你要来,我就让平哥儿去街头接你们了……”
吴秀芬急忙告罪道:“是我们来得突兀了!今儿一早我多嘴问了一句他二伯母,他二伯母赶巧了要来镇上买东西,我们就跟着来了。这不,香桃(何氏的名字)也好久没回娘家了,就让她带二妞来给你们看看。”
老何眼睛眯成两道缝,伸手捏捏二妞的小脸蛋:“哎呦,我们的小丫头长得真俊哟!来,给阿公抱抱!”
谁成想小家伙认生,看着老何小嘴一瘪就要哭。
何香桃赶紧抱过来一边哄,一边跟老何说:“爹,咱们这么多人在弄子口站着做什么,先进屋里头去吧。”
老何急忙点头:“是是是,进去说,进去说。”
几人热热闹闹地进了铺子。
铺子最外头这一间屋不大,半人高的柜台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色布料,旁边一扇屏风,一张矮几上放着茶具,边上几张藤椅。
打起布帘子往里去,是一间大屋,摆放着方方正正的一个大桌子,桌面上凌乱地摊放着剪开的布料和工具,地上的零碎布头和线到处都是。桌旁的架子上搭着几件簇新的衣裳,似乎还没完工,是半成品。
穿过这个屋,再往里,才是老何家住的地方。
一行人进了堂屋,落了座,老何媳妇金氏才从里屋出来,跟吴秀芬闲话几句,让了茶。
吴秀芬又略坐了会儿,实在尬聊不下去了,就起身找了个借口告辞。
老何跟金氏自是客气地又是留饭,又是要作陪,吴秀芬费了好一番口舌才挡了他们的热情。最后还是让老二陪着出去了。
吴秀芬和老二一走,金氏的脸就垮了下来,对着女儿问道:“你婆婆这是来做什么?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