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
颜琼玖四岁那年,颜贵川和妻子分出了颜家,得了一亩田和地,一只鸡鸭和三百五十文钱。
老两口说家里吃饭的嘴多,又说是老四和他媳妇儿不懂事闹着分家,本来分家是要在他俩过世后才能分,这下好,老四家等不及他俩入土就闹着要分……老两口理了不少,就是找着由头的不愿给老四家田地。
王氏知晓公婆的嘴脸,明里暗里早已经听到大哥给公婆吹耳边风商量着把他们分出去,那时候她觉着公婆再怎么顺大哥的意也不会这般乱来,结果呢,确实是没乱来,大哥家的娃对九儿却是越来越每个轻重。
不管他们怎么对她她都能忍,待她九儿不好,王氏却再忍不下去。
在大哥一家无数次挤兑他们三口子、欺负她女儿而公婆视而不见时,王氏的心便寒了,她只想脱离那个家好好的喘口气,老两口给多少就收多少,总好过没有。
最难过的莫过于颜贵川,自小他便知爹娘偏爱大哥,因他是头一胎,在娘胎时受了些苦,一出生身子骨便弱,好在人聪慧,所以爹娘格外宝贝,家里条件再不好也不会让大哥受冻挨饿,反倒是他们几个小的,特别是颜贵川,大冷的冬天还穿着短一截的棉衣,除了过年时能吃上几片肉,平素的腥荤大都让爹娘给了大哥。
颜贵川不止一次怀疑自己是他们捡来养的,不然怎么会被此般对待,可他和爹娘长得也像,为何爹娘对他最不好?颜贵川实属想不通。
难过归难过,家都分了,再扯扯只会闹得两家关系更僵,刚分家那会儿正是农忙过后,妻女等着安顿,得盖新房。
新房是王氏娘家的兄弟们和村里同颜贵川关系尚好的几位布衣之交帮忙盖的,期间颜家老两口和颜贵福未曾来看过一次,倒是颜贵云和颜贵河来打过几次下手,还偷摸着送了些鸡蛋鸭蛋。
新房盖好不久,王氏有了,颜琼玖五岁那年,王氏诞下一双孪生双胞胎,直到这时,颜家老两口终于提着半篮子的鸡蛋和野菜来了老四家。
从原主处了解这个家的情况后,颜琼玖对颜家十分反感,尤其是那什么爷爷奶奶和大伯,她实在不知道有怎样的铁石心肠才做得出刻薄嘴脸,若王氏没有生双胞胎儿子,颜家怕是打算这辈子和他们家老死不相往来了吧。
颜琼玖想着那样也挺好,远离了是是非非耳根子清净的多,身心也舒畅,再者若是哪天发了家,颜家热着脸子贴上来她也好有理由将人关在门外不是。
想是这般想,可又该怎么改善这个家的条件呢?
原主才及笄的年纪,在这早婚早育的古代却已可以婚嫁,颜琼玖真怕自己还没发家,王氏就给她找好了夫家,她倒可以坚持不嫁,就怕到时候不好过的是王氏她们。
天刚蒙蒙亮,王氏便起早熬了锅野菜粥,颜爹吃了粥扛着锄头与同村的布衣之交下地去了。
颜贵瑜和颜贵戍各自拎着个破布包被颜琼玖护送到了村口的学塾,今天是俩兄弟入学的第一日,颜琼玖不放心二人,目送弟弟们进了门才准备离开。
这时,瑜儿和戍儿稚嫩的声音齐唤道:&ldo;姐姐!&rdo;
听着二人脆生生的声音,颜琼玖心底一阵感动和温暖,她答应着催促弟弟们赶紧找到位置落座,莫要调皮捣蛋,要听夫子的话。
二人齐声应是,一步三回头,很是舍不得的往里走,颜琼玖好笑的搓搓眼,又不是生离死别再也见不着,怎么眼睛还湿了,俩家伙也是可爱!
复又想到交的学塾费,好心情瞬间变得凝重。
她捏紧了手往回走,寻思着是该找法子挣钱了。
王氏本不愿一双儿子入学塾,家里条件本就不好,学塾门槛虽低,可人情得走啊,逢年过节的,这礼不能少了,就算是送一麻袋米那也是人情礼。
为什么又送了俩儿子入学塾?实则是颜琼玖的主意。
重生的第二天,她理清了所有的记忆,知晓才十岁的俩小弟没有读书而是跟着颜爹干活,十分心酸,家里有小劳力帮衬着固然是好,可这样不就是把他们和土地庄稼死栓在一起了吗!
她不想这对可爱的弟弟将来扛着锄头每日在田地里劳作,也不愿看到他们为了生计愁苦。
从古自今,读书都是一条好出路,颜家俩兄弟聪慧,颜琼玖觉得他们是读书的料子,听说村里有位老秀才办了学塾,已有些年生。
颜琼玖去学塾看过,与老秀才攀谈了几句,老秀才没有因为她是女娃而冷眼相待,老秀才说话文绉绉的,为人也很温和,看得出他对颜琼玖从傻子转好很是有兴趣。
颜老四家的傻闺女跌水开窍这事儿是村里人津津乐道的乐趣儿,老老少少皆对此事好奇,老秀才也不例外。
村里人问过颜老四咋回事,颜爹回说他也不晓得,只道老天开眼可怜他家女儿常受欺负,问王氏,得到的回复同颜爹一样。
当爹娘的都不知道,颜琼玖的事儿一时间变得更加神秘,村民们纷纷猜测其中缘由,道该不会是脑子进水给进正常了吧!
颜琼玖知道村里人都在议论她,她没理,有时逢人被问也就笑笑敷衍过去。村里的人就爱碎嘴,东家长西家短的最清楚不过了,她很讨厌这一点,但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能做的只有适应和视而不见。
途经吴婶子门口,她家大门紧闭,也没见着小黑,颜琼玖松了口气,往前走了几步,迎面来了两个这辈子都不想见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