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山居笔记是散文还是 > 第13章(第1页)

第13章(第1页)

到七十多岁还在东北旷野上挣扎的可怜人,但由于有了朋友,他眼中的流放地也不无美色了他的一首《谪居柬友》最能表达这种心情:

同是天涯万里身,

相依萍梗即为邻

闲骑蹇卫频来往,

小擘霜鳌忘主宾

明月满庭凉似水,

绿莎三径软于茵

生经多难情愈好,

未觉人间古道沦

&ot;生经多难情愈好&ot;,这实在是灾难给人的最大恩惠与东北大地上的朋友相比,原先在上海、在北京的朋友都算不上朋友了,靠着亲族关系和同僚关系所挤压出来的笑容和礼数突然显得那样勉强,丰厚的礼品和华瞻的语句也变得非常苍白列宁主义惟独这儿,[原文如此--输入者注]什么前后左右的关系也不靠,就靠着赤条条的自己寻找可以生死以之的知己好友,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么?

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其他那些著名的友谊佳话,外部雕饰太多了除了同在流放地的文士间的友谊之外,外人与流放者的友谊也会显出一种特殊的重量,因为在株连之风极盛的时代,与流放者保持友谊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而且地处遥远,在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下要维系友谊又极为艰难因此,流放者们在饱受世态炎凉之后完全可以凭借往昔的友谊在流放后的维持程度来重新评验自己原先置身的世界

元朝时,浙江人骆长官被流放到黑龙江,他的朋友孙子耕竟一路相伴,一直从杭州送到黑龙江清康熙年间,兵部尚书蔡毓荣获罪流放黑龙江,他的朋友,上海人何世澄不仅一路护送,而且陪着蔡毓荣在黑龙江住了两年多才返回江南专程到东北探望朋友的人也有不少,例如康熙年间的流放者傅作楫看到老友吴青霞不远千里前来探望,曾用这样的诗句来表达感受:

浓阴落尽有高柯,

昨日流莺在何处?

友情,经过再选择而显得单纯和牢固了

让我特别倾心的是康熙年间顾贞观把自己的老友吴兆骞从东北流放地救出来的那番苦功夫顾贞观知道老友在边荒时间已经很长,吃足了各种苦头,很想晚年能赎回来让他过几天安定日子他有决心叩拜座座侯门来赎金集资,但这事不能光靠钱,还要让当朝最有权威的人点头,向皇帝说项才是啊他好不容易结识了当朝太傅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纳兰容若是一个人品和文品都不错的人,也乐于帮助朋友,但对顾贞观提出的这个要求却觉得事关重大,难于点头顾贞观没有办法,只得拿出他为思念吴兆骞而写的词作《金缕曲》两首给纳兰容若看,因为那两首词表达了一种人间至情,应该比什么都能说服纳兰容若两首词的全文是这样的: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

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

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

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

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潺[亻愁]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

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不知读者诸君读了这两首词作何感想,反正纳兰容若当时刚一读完就声泪俱下,对顾贞观说:&ot;给我十年时间吧,我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今後你完全不用再叮嘱我了&ot;顾贞观一听急了:&ot;十年?他还有几年好活?五年为期,好吗?&ot;纳兰容若擦着眼泪点了点头

经过很多人的努力,吴兆骞终于被赎了回来在欢迎他的宴会上,有一位朋友写诗道:&ot;廿年词赋穷边老,万里冰霜匹马还&ot;是啊,这么多年也只是他一个人回来,但这一万里归来的&ot;匹马&ot;,真把人间友谊的力量负载足了

还有一个人也是靠朋友,而且是靠同样在流放的朋友的帮助,偷偷逃走的,他就是浙江萧山人李兼汝这个人本来就最喜欢交朋友,据说不管是谁只要深夜叩门他一定要留宿,客人有什么困难他总是倾囊相助他被流放后,一直靠一起流放的朋友杨越照顾他,后来他年老体衰,实在想离开那个地方,杨越便想了一个办法,让他躲在一个大瓮里由牛车拉出去,杨越从头至尾操作此事,直到最后到了外面把他从大瓮里拉出来挥泪作别,自己再回来继续流放这件事的真相,后来在流放者中悄悄传开来了,大家十分钦佩杨越,只要他有什么义举都一起出力相助,以不参与为耻在这个意义上,灾难确实能净化人,而且能净化好多人

我常常想,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友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深刻关联吧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重的精神世界,竟使我们得惠至今

除了享受友情之外,流放者总还要干一点自己想干的事情基本的劳役是要负担的,但东北的气候使得一年中有很长时间完全无法进行野外作业,而且管理者也有松有紧,有些属于株连而来的对象或随家长而来的儿孙一辈往往有一点儿自由,有的时候、有的地方,甚至整个流放都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就使得流放者总的说来还是有不少空余时间的,需要自己找活干一般劳动者找活不难,文人则又一次陷入了深思

我,总要做一点别人不能代替的事情吧?总要有一些高于拣野菜、拾马粪、烧石灰、烧炭的行为吧?尤其当珍贵的友谊把文人们凝聚起来之后,&ot;我&ot;的自问变成了&ot;我们&ot;的集体思索&ot;我们&ot;,既然凭借着文化人格互相吸引,那就必须进一步寻找到合适的行为方式而成为实践着、行动着的文化群落,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灵魂的安定这是一种回归,大多数流放者没有吴兆骞、李兼汝那样的福气而回归南方,他们只能依靠这种文化意义上的回归,而实际上这样的回归更其重要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