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明朝的亲王们也有运气足够好的,比如末代晋王朱审烜,虽然当李自成攻占太原的时候,整个晋王一系,跟其他亲王宗室一样受到了毁灭性打击,但这位晋王却被李自成留了下来,然后带着他一同向北京进军。
虽然不知道李自成带着他出于什么目的,但这位晋王是一位聪明人,面对这位此前仍然被其痛骂的李自成表示出了足够的尊重,此时他已经不再是一个亲王了,而是一位奴才。
夺取北京城不到一个月后的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向东征讨山海关,准备收服并投降明廷在北方的最后一支精锐部队——由平西伯吴三桂所指挥的关宁军。对于这次出征,李自成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不仅有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同行,还有崇祯帝的三位皇子:太子、定王和永王,甚至连晋王朱审烜也在随行的队伍之中。
由于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率领的援军加入战斗,原本一路顺风的大顺军终于遭受了致命的失败。在给已经投降清廷的朝鲜国发战报时,多尔衮得意洋洋地宣扬了一番自己的绝世武功——将大顺军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鼠窜。与此同时,他还特意提及了一个重要信息,他们成功抓住了大明晋王。
然而,此时的局势仍然复杂多变。尽管清军刚刚击败了大顺军,但李自成退回陕西后,手中依然握有相当的实力。另一方面,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其纸面实力也不容小觑。
因此,对于清廷来说,这位地位尊崇的晋王朱审烜无疑成为了一颗重要的棋子。鉴于他的特殊身份和影响力,清廷决定对他给予一定的优待,以显示自己的大度和宽容。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稳定人心,更有利于在未来的政治斗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当朱审烜回到已被清军控制的北京时,他被特别安排住在一所房子里,这所房子被称为“晋邸”。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九月,多尔衮慷慨地赐予朱审烜一件貂皮大衣和一件貂皮蟒袍。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四月,还特意将朱审烜的母亲晋裕王妃万氏从太原接到北京与儿子团聚。晋王得知此事后,感激涕零,立即上奏给摄政王表示感谢,并恳求能让他的儿子和两个侄女也一同来到北京生活。
此外,顺治元年七月初五日,原任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向多尔衮报告说,太庙中保存着明朝皇帝和皇后的肖像画共三百九十一幅。他建议是否可以选择每一位皇帝和皇后留下一两幅画像收藏在仓库中,而其余的全部送到晋邸妥善保管呢?对于这个问题,多尔衮给予了明确的指示:除了不再举行祭祀活动外,其他一切都按照曹化淳的意见执行。
然而就在当年年末时分,正当南明弘光帝正因太子案而烦恼时,北京却又发生了一起举世闻名的“北太子案”。在这个案件中,有一名男子公然宣称自己便是崇祯帝的太子朱慈烺。经过多次辗转,他最终被前国丈、即太子的外祖父周奎交给了多尔衮。当时清军入关,打的可是为崇祯帝复仇的旗号,因此这位突然出现的太子无疑成了一块棘手的热山芋。
从周奎和寓居于周府的崇祯帝长女长平公主的反应来看,这名男子确实就是朱慈烺,这点已毋庸置疑。多尔衮深思熟虑后,决定让朱审烜出来证明其虚假身份,如此一来,便能得到两个好处:
其一、朱审烜认识朱慈烺。自宣宗朱瞻基开始,明朝的亲王们几乎不再前往京城朝拜,从理论上来说,他们应该与皇帝和太子素未谋面。然而,朱审烜和朱慈烺却有着特殊的经历——他们曾一同成为李自成的俘虏。这种共同的遭遇使得他们有了交集,也让朱审烜对朱慈烺有所了解。
其二、晋王的身份既尊贵又超然。在明朝,秦王和晋王的地位一向崇高,这主要源于他们的始祖——首封秦王朱樉和首封晋王朱棡分别是成祖朱棣的二哥和三哥。不过,正因如此,他们不属于成祖的后裔,无需卷入皇位争夺的漩涡。因此,当晋王发表意见时,往往更容易被视为相对客观公正的观点。
朱审烜心里明白得很,多尔衮让他来辨认,就是想让他证明这个太子是个冒牌货。负责审理案件的刑曹郎钱凤览对此非常不满,说话的时候甚至对朱审烜不客气起来,历史记载说他“勃然语侵晋王”。另外一个证明太子是假冒的重要人物,前内阁大学士谢升,也受到了京城老百姓的责骂。多尔衮抓住这个机会,把支持太子是真的那些人,包括钱凤览,全都关进监狱,然后全部处死。而这个所谓的太子朱慈烺,不管真假,也在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四月被清廷杀死。
自那以后,前晋王朱审烜在清初的政治舞台上异常活跃,仅在《清世祖实录》一书中便记录了他诸多活动。例如,由于住房条件恶劣,空间狭小且破损不堪,他曾上书请求迁至湖广会馆居住。又如,他曾因下身疼痛难忍,犹如刀割一般,向朝廷申请免除当年冬至节的大朝会等礼仪活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尽管朱审烜为求生存而不择手段地泯灭良知,但他的命运却始终悬于明清之战胜负的天平之上。随着弘光政权和隆武政权的相继覆灭,南明军队在南方战场上不断溃败,这使得清廷认为已无需再对前明宗室予以优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四月,晋王朱审烜最终被清廷处决。至于罪名,编一个罪名还不容易。
而在此之前的顺治三年,那位被俘虏的弘光帝并未得到宋徽宗、宋钦宗那样应有的待遇,而是被清朝将其与那个被他们确认为假太子的朱慈烺以及前明几个皇室成员一并在北京处死。
这对于打着为崇祯复仇旗号的满清来讲,绝对是一件很讽刺打脸儿的事儿。毕竟,他们当初声称要为崇祯报仇雪恨,可如今却对这两位南明皇帝毫不留情。
然而,他们似乎并不在乎这种矛盾和讽刺。在这不到两三年的时间里,当年那些令明朝皇帝头疼不已的东林君子们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以正义自居、敢于直言进谏的东林党人,现在却成了一群卑躬屈膝、阿谀奉承的奴才。他们在满清的统治下,迅速学会了如何讨好新主子,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尊严。】
******
“丢人啊,早知道还不如死在李自成手里呢!”刚刚还为自己后代幸存下来而惊喜的首代晋王朱棡,此时气得满脸通红,额头青筋暴起,双眼圆瞪,怒火中烧地对着天空破口大骂。他那原本因为激动而颤抖的双手紧紧握成拳头,仿佛要将眼前这一切都砸个粉碎。
太原王府中的众人纷纷低下头去,不敢直视这位愤怒的王爷。他们心中也暗自叹息:没想到这个子孙竟然如此不争气,让王爷如此大动肝火。
朱棡的声音回荡在空中,久久不散。他的怒骂不仅仅是对那个丢人的子孙的斥责,更是对整个家族的失望和痛心。他本以为后代的幸存会带来希望,但现在却变成了无尽的耻辱和悲愤。
******
“我让你这个废物卖国求荣,我让你……”太原城内的晋王宫里,倒数第二代晋王朱求桂正在大发雷霆,他手中的手杖不断地挥舞着,而他的目标,正是他的儿子晋世子朱审烜。
朱审烜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他的脸上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父亲会如此愤怒。但他知道,他的命运已经注定,他再也无法成为晋王了。如果他继续活着,整个晋王世系都可能因此而断绝。因为他的行为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让家族蒙羞,更让整个国家陷入了危机之中。
朱求桂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他知道,无论哪个儿子成为晋王,都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但是作为一家之主,他必须要做出决定,哪怕只是为了给北京城里的万历皇帝一个交代,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所以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亲生骨肉,以维护家族的荣誉和尊严。
尽管内心十分不舍,但朱求桂还是毅然决然地挥起了手杖,重重地打在了朱审烜身上。每一下都带着无尽的悲愤与无奈,仿佛要把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出来。朱审烜的身体颤抖着,却不敢躲避或反抗。他知道自己罪不可赦,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求桂的力气渐渐耗尽,手杖终于停了下来。他望着已经昏迷过去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不忍。然而,他知道自己不能心软,因为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关乎到整个晋王世系的未来。
最终,朱求桂深深地叹了口气,转身离去。留下朱审烜独自躺在冰冷的地板上,身体伤痕累累,心灵也受到了极大的创伤。而这场悲剧,则成为了晋王府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记忆。
******
“又是这个曹化淳!他倒是挺能活啊。朕觉得打死他是不是太便宜了他!”万历皇帝再一次听到这个令他讨厌的名字,已经有些麻木了,他忍不住皱起眉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厌恶感。
尽管面对东林党人,如钱谦益等,他无法像处理未来发生的事件那样,以“水太冷”为由处置他们,只能无奈地将他们闲置在家罢了。然而,对于一个太监,他却有足够的权力和手段来惩处他。
万历皇帝心想:“这个曹化淳,大明三代四帝都对他优待有加,却没有想到大明大厦将倾之时,不思殉主报国,反而是一降再降。如今看来,仅仅处死他似乎还不足以平息朕心头之恨。或许应该让他千刀万剐,才能解朕心头之恨。”
本来这个待遇他是准备给那个已经查出叫李进忠的魏忠贤准备的,没想到太子朱常洛下手太快,还没等万历下旨,就将他给打死了,也算是便宜了这个奴才。于是,万历皇帝决定对曹化淳采取更严厉的惩罚措施,让他为自己未来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同时,也借此机会向其他太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威严,警告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不要轻易挑战皇权的尊严。
喜欢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