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植草是药材吗 > 第95章(第1页)

第95章(第1页)

老妇人又哭了起来,说着:&ldo;天杀的,不管是谁,又是做什么的,一律要打要杀。&rdo;

王直还是奇怪,问:&ldo;难道真的,就打打渔、种种田,也不行吗?&rdo;

老妇人哭得更加伤心,没法再答。

明珠倒是接话了,说:&ldo;打渔就是死罪。&rdo;

王直想着,在21世纪,中国的渔民多了去,好歹也有几千万。就算跑到外国海域打渔,被人家抓了,也不是死罪呀。迟早又会放回来。大明朝廷怎么这样来。

见王直还在纳闷,明珠又说:&ldo;何止打渔,只要是住在岛上的,都是死罪。&rdo;

王直更加吃惊了,说:&ldo;太过分了,根本不可理喻。&rdo;

班杰明也在旁边,用蹩脚的普通话,补充解释:&ldo;大明这边,本来就是这样的。&rdo;

王直一想,好像班杰明之前告诉过自己,这方面的事,又问:&ldo;是因为海禁吧?&rdo;

明珠说:&ldo;海禁是太祖旨意,只要擅自出海,就是抗旨不尊。死罪还是轻了,完全够到满门抄斩。&rdo;

班杰明耸耸肩、摊摊手,也表示无可奈何。

王直吓了一跳,幸好自己不是大明人,否则这么在海上乘船来、乘船去。几条命都不够官军杀。自己遭殃不说,连家人都被牵连。还好21世纪的中国也不这么来,否则百姓们不苦死。

王直突然想到另一件事,问:&ldo;明珠,你也是住在岛上,岂不一样?&rdo;

这话一出,却把那明珠也弄哭了。越来越大声,把那老妇人都比了下去。王直又想到,怪不得明珠变的孤苦伶仃,家里人没光了。和这&ldo;满门抄斩&rdo;恐怕有直接关系。既然她也是戴罪之人,那么再让她上路,难逃官府毒手。自己先前怎么一点都不考虑周全。根本就是,对她关心不够。

王直赶忙说:&ldo;明珠,你别走了,太危险。&rdo;

明珠哭着说:&ldo;不就是死吗?我早就想通了。你让我上路,死了就干脆了。&rdo;

王直想着,这怎么行?一尸两命,缺大德了。无论如何,得把她留下,好好保护。说着:&ldo;还是回船上吧。我会一直保护你,不会让你出事的。&rdo;

明珠说:&ldo;你还有扶桑要回。让我死在这边吧,好歹也是家乡。&rdo;

王直说:&ldo;先不回扶桑,等你孩子生下来再说。就算我走,也把你带着…还有那孩子。&rdo;

明珠说:&ldo;我想去了,还是让我死吧。&rdo;哭得越来越凄厉。

王直拉着她,往回走。叫班杰明把那老妇人也带上。准备重上奇妙丸。却见&ldo;木瓜丸&rdo;和&ldo;八一丸&rdo;也靠上了码头。丰臣秀吉和松冈则方都带了些人下来。

王直稍稍嘱咐几句,大概说了,不能让明珠走。而且东海舰队要多留在舟山这边一段日子。至于回日本,要迟些了。

虽然王直没说原因,但两人表现得都出奇地理解。大明这边还很乱,官军连百姓都要杀。让明珠上路,摆明了要出事。

王直不多耽搁,又上奇妙丸了。松冈也回了八一丸。丰臣秀吉却领着人,往外走。

过了会,王直在船上,留意了下,丰臣秀吉他们竟然去回收铅球了。木瓜丸在离开普陀岛时,就彻底断了炮弹。方才打仗时,只有奇妙丸和八一丸开了炮。而且奇妙丸和八一丸的炮弹也快尽了。看来,如果不想法子,解放军东海舰队的前景恐怕不妙。如果要保护人民,对抗官军,不整治军备不行。

一百三十三、联合国军

更新时间2011-12-2611:49:50字数:820

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解放军东海舰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虽然将所有人,暂时安顿在了金塘岛,但毫无安全性可言。来自大陆方面的威胁,实在太大。

王直心里也清楚,从作出决定,要保护这二、三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开始,巨大的麻烦就产生了。原本以为这些人全是犯罪团伙、敌对分子,不属于&ldo;人民&rdo;范畴。哪知道基本上都是无辜的。解放军的天职,就是&ldo;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do;。王直没想着,仅把这句话当口号。所以只能冒风险,扛下责任。

虽然不知道明军有多快,会攻过来,但首要的问题,还是把所有人都安置好。金塘岛上房舍很多,住不成问题,至于吃,虽然东海舰队有存粮,最终还是得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幸好金塘岛不小,山多,四边全是海,还是有点靠头。最大的缺憾是离大陆太近,生命安全得不到基本保障。

王直将东海舰队的船,全停泊在岛东南面的一个带码头的港湾里。附近现成的房子,特别多。完全可以容纳所有人。四周有几个比较高的山头,在那上边远眺,甚至隐约可以看到北仑港的动静。王直命人带着望远镜守在上边,一有异常情况,就放倒消息树。这样一旦明军出海打过来,多少有个防备。

形势很奇妙,大明朝的官军占着大陆,解放军只能屈就小岛。与21世纪的情况相比,简直完全相反。更要命的是,这金塘岛离大陆实在太近。不如改叫&ldo;金门&rdo;算了。

张四维等十六位明军俘虏,原本关在木瓜丸里。带下船,被愤怒的民众发现后,要求严惩。丰臣秀吉也很乐意这么做,就和手下忙活起来。说着也奇怪,新入伙的这两、三万人里,虽然绝大部分是大明人,也混杂着少数高丽裔和扶桑裔。想那就在约两年前,江浙沿海这边的商贸、渔业还是挺发达的。虽然朝廷明令禁海,可离太祖那会,很遥远。百姓们早已不当回事,甚至根本就忘了。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下,连有些高丽人、扶桑人都过来讨生活。不料,朱纨上任后,严厉依照法令,执行禁海,才有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