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见让他发表意见,本来他就是想到了这个问题才过来的,自然就有点想法的,当下也不客套,直接回道:“卑职以为,这些人,当发下路费粮草,让其回归原地。只是,卑职不知道如何处置的是,那些被各路将领沿路抓来的百姓如何处理,有多地已被建虏荼毒,怕是无家可归了。”
这时代,各路军中的弊端,只要稍微有点地位的,都有所了解。因此,卢象升位居知府高位,知道各军抓百姓冒充兵丁来领军饷的事,也就不稀奇了。
钟进卫不是很了解军中兵丁里,几类人的比例,就问道:“无家可归的百姓会有多少?”
孙承宗掌握大局,这点,倒是他了解的最多,所以,也没等卢象升来回答钟进卫的问题,他直接开口道:“这些军将临时勤王,事起仓促,原驻地附近的百姓怕是不会有很多,多半是到了京师附近后,看明白了形势,才抓的百姓来冒领军饷。京畿之地,已惨遭建虏肆虐,因此,这些百姓估计多半都是无家可归了。人数应该不会少于八万。”
钟进卫倒吸一口冷气,这么多!虽然这些百姓基本上身体比较强壮,但也不能放着不管,这天寒地冻的,任其自生自灭的话,多半是活不成了,或者会沦落为贼寇。这都不是钟进卫愿意见到的,也不是朝廷愿意看到的。
孙承宗也很为难,人数太多了。卢象升刚才也说过,他也不知道如何处置这部分人。
中军帐内一下安静了下来。
不过,马上钟进卫就有了办法,他先发言道:“有了,把这些汰下来的百姓和京师王恭厂中的难民一样对待好了。”
京师里面的难民差不多有四,五万,这边比京师里面的难民要多将近一倍,压力将会很大。
卢象升并不清楚京师难民的情况,但孙承宗是知道的,当初钟进卫在文华殿提难民营的事情并提供解决方法的时候,他都是在场的。
不过孙承宗有点担心,问钟进卫道:“京师城里的难民,解决的怎么样了,你那个法子有用么?”
“我也不知道具体怎么样了,但已经开始实施了,从今天上午的结果来看,还真出乎意料。”
钟进卫说到这里,把今天了解到的情况都跟孙承宗和卢象升说了说。
孙承宗和卢象升听了之后,不禁也相对无语,朝廷之难处,还要风尘女子率先响应解决。京师那些受圣人教诲的人,那些达官贵人,是不是该羞愧死啊。
孙承宗沉默了会,道:“老夫马上写一奏章,把汰弱留强之策的实施情况,以及中兴伯所言,安置汰下来无家可归的百姓措施,一起禀告皇上,让皇上定夺。”
钟进卫心道,崇祯皇帝多半是会同意自己的建议。
古代人对于身之发肤,授之父母,看得非常重。所以满清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也吓不住汉民。但崇祯皇帝临死之时,却说自己的身体,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可以看出,他是把百姓看得很重的。
孙承宗让亲兵拿来文房四宝,很快就挥毫写完。然后,他抬头对钟进卫道:“中兴伯,此份奏章,主要为汇报军中汰兵之策的实施,你既为监军,就一并前来署名吧。”
署名没问题,但自己的毛笔字。。。。钟进卫想到这里,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个,我的毛笔字写的不好,能不能不签名了?”
卢象升一愣,这位监军还很有特se的么。
孙承宗倚老卖老,把眼一瞪,道:“签名而已,不要婆婆妈妈的。”
钟进卫素来尊重老人,更何况是孙承宗呢。也不在意他的恐吓,反而看成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亲情表现。
于是,就乖乖地走过去签名。
以前在小学的时候学过毛笔字,但本来就学的差,这么多年没有用毛笔,自然签的就不会好看了。
孙承宗看着钟进卫那歪歪扭扭的三个大字,肆无忌惮的哈哈大笑起来。
钟进卫被他笑的,脸跟了个猴子屁股似的,红到了耳根。他心里暗想:回去一定要让阿奇多教教自己毛笔字,对,还有文学典故,免得老是大白话。不拽点文言文,还得让人笑话。
卢象升并不清楚钟进卫的来历,看着这一老一少的融洽,他心里不禁有点纳闷:看这样子,难不成监军和本兵有血缘关系?
--------
人生的每个有意义的第一次都是值得纪念的,感谢第一张真正月票的投票人卧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