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头望着陪伴了自己几乎一辈子的阿娇嬷嬷:“你信吗?”
阿娇嬷嬷不能说不信,又不敢说真信。她忖了忖,便凑上去低声道:“奴婢隐约记着,当年那位胡姑娘,有个能‘起死回生’的毛病?”
老太后一愣。
没想起这茬。
可不管她信或是不信,两个大胖重孙儿活生生在眼前蹦跶,那模样看着像自家老五,又隐约有些当年胡猫儿的轮廓……
老太后的手一左一右,握着双王藕节似的臂膀,仿佛丰收季的老农摩挲着喜人的劳动成果,内心里是一边高兴,一边又担心她惦记着的是旁人家的庄稼,自家的地头实际上依然欠收。
她扭头问大王:“你娘,可是胡猫儿?”
大王立刻摇头。
老太后便一巴掌拍在扶手上,怒瞪自家孙儿:“成何体统,能拿死了七八年的人糊弄哀家?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萧定晔冤枉。他立刻也瞪上大王。
大王也冤枉。他瘪着嘴道:“我阿娘叫‘吴妙妙’啊!”你们说的这个胡猫儿是什么鬼,本大王一点都听不明白。
老太后被这解密逗的扑哧一笑,抚了抚他的小脑袋瓜,又看向萧定晔:“不管那吴妙妙是不是胡猫儿,姻缘之事重大,哀家不能随意应承。”
萧定晔眉头一蹙:“孙儿提前让随喜呈上的秘奏,皇祖母没看?”
太后撇撇嘴:“蝇头小楷,你是欺负哀家老眼昏花?没看,密密麻麻几大页,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萧定晔又向两个崽子努一努下巴,望向太后:“两个娃儿的面子不够大?”
太后将身畔的双王左右再看看。
此时小王已经将手里的一只梨子吃干净,梨核端端正正的摆在骨碟上,不是没有教养的野孩子。
大王吃的是点心,一块点心下肚,嘴角虽然还粘着点心渣子,可却再也没有伸手要,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小儿。
她左看看、右看看,一狠心,偏过头道:“不够大,面子远远不够大。”
萧定晔提提眉,屈指打了个唿哨。
安安静静的双王像受到召唤的马儿,蹭的从椅上跳下去,马不停蹄的跑去了他们阿爹身旁。
萧定晔下令:“向老人家告别。”
双王齐齐弯腰:“老人家再见。”
一左一右牵着他们阿爹的手,一家三口便要雄赳赳气昂昂往殿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