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大厦一共十三层,加上顶楼的水塔,以及避雷针,看起来足有十五层高,每层高约3。5米,总高度超过了五十米,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在小县城很多年内,都有求超越的姿态。
大厦一修完,就花了七十万出头,一修完瞬间就升值了,因为修得太过漂亮,高端大气上档次。哪怕因为楼层过高,爬楼梯太累,依旧无法阻挡民众对它的追捧。
方大军个人投了八万进去,服装厂投了四万,蜂窝煤厂投了三万,水泥厂投了十一万进去,水泥厂这部分已经除掉他的分红了。
他所说的十万固定资产,正是在苹果大厦里面,其余在市里买了一套房屋,以及三个铺面。
厂房上面就没算进去了,按比例,他这边加上三个厂子,总共占了大厦百分之三十七的分配,但他主动让了百分之二,只要了百分之三十五。他个人占了百分之十,水泥厂百分之十四,服装厂百分之五,蜂窝煤厂百分之四,后面的千位数就省略掉了。
而在分配上面,平均每平造价是43元,第一层算得最贵,70平,二层60平,三层55平,四层50平,。
五到十层都是45平,十一到十二层都是42每平。十三层35平。
这是大家讨论出来的分配价,方大军要了整个第二层1260平,以及第四楼的一套126平的房屋。
水泥厂其余投资户。每人有大概有3600元的分配比例,各自按照每层的标价来进行兑换,而遇到房屋平方没用完,或是超出一点,那么就找另外的人补偿,或是加点钱换购。若是要房屋,基本上都能换到80平的套二,而这钱已经能在农村修楼房了。
因为当时有几户没有参与进来。方大军就把相应面积的房屋暂时吃了下来,等升值后就卖出去了,大概换到三百多个平米。
李玉兰的两股交给他处理了,也换成了房屋,因为商铺太抢手,他是以不要一楼为代价,这才拿下了整个二楼。主要是因为现在一楼才是真正的铺面,二楼大家都没当回事,二楼订价只比一楼少10元。也是他提出来的,目的就是方便自己全部吃下,事实也果然是如此。
另外服装厂在一楼要了大概一百平。主要是作为通往二楼的通道。这个没意见,毕竟一楼有1260个平米,少一百,也足够其余人分。
三楼也是框架,也能作为铺面,整个三楼被县政府拿下了。至于中间如何与钢铁厂以及各单位交涉,就关他的事了。
然后煤炭厂也是拿下了的房屋,但在一楼有个五十来平的小铺子,水泥厂整体有五十个平米,其余都是房屋。
因为十三楼的单价便宜。比一楼便宜了一半,结果却很抢手。反到是十二楼,大家都推让,没人要,最后还是以抽签的形式给分配了出去。
因为水塔是在顶楼,所以供水不是问题,水压完全跟得上,整个生活设施和楼道,都不错。
下面有五百平的绿化,以及后院,三面环绕街道,采光这些也相当不错。
房屋拿到手后,因为窗户和地砖已经有了,所以只需要把厨房和厕所弄一下,买上家具就可以入住,讲究一些的,在把墙壁给刮白就ok,目前也摸了石灰,是可以直接入住的。
这里面瓷砖厂又可以拉到一笔业务,因为厨房和厕所的墙壁需要铺墙砖,而插旗公社砍伐树木的事情早就通过了,方大军建议用那些树木来搞装修和加工家具,成本价,这正中各单位以及政府的下怀。
商铺的装修要麻烦一些,但花费也不大,而服装厂的仓库是在四楼,四楼基本上有一半的仓库,方大军要的房屋也在四楼,加上李玉兰,有两套房屋打成了一套,隔壁就是金池的房屋,到也清净。
最后也是由他提名,把一二三楼,以及四楼的一半面积,打造成了日用百货,因为他是二楼的房东,加上会挣钱,所以就来当了个主任。
因为是框架房,所以三层半等于都是互通的,从一楼大半铺面,都可以一路通到四楼去。里面的大小铺面,以及单位受理点超级多,相当方便,但依旧没形成超市的模式,主要还是商品的物价波动不大,也不够丰富,县里也不是超市的试点,要搞,应该到市里去。
他自己在二楼,留了近两百个平米的办公区,可谓奢华了。
陆续的挑选了一些人才专门为他服务,如今他是打算把自己的产业,单独剥离出来,因为涉及的面太广,他一个人算不过来了,不太清楚每天能挣多钱,只能到年底来算总帐,这是不行的。
所以把金池和肖霞叫了过来,成立财务和后勤部门,与他所占股份的企业对接。
楼板厂、以及煤矿,还有牙膏厂算是他的私人企业,还有一些租来使用的服装店面,以及整个百货二楼的区域,他是以租用的形式,拿给了服装厂以及一些散户在使用,服装厂他占了股份,但租金依旧要算进了,一码归一码,还有乱七八糟的牵扯到双面帐目,所以真的需要统一了。
现在说成立集体公司,纯粹是扯蛋,但也有必要把主架搭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