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战后,尼米兹由衷感慨,认为由斯普鲁恩斯来代替哈尔西是歪打正着,在美军实力有限的情况下,他比勇猛冲动的哈尔西做得更为成功。
善于在压力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正是斯普鲁恩斯最大的长处。自进入中途岛海域后,他多次面临歼敌于眼前的诱惑,若换成哈尔西,可能早就提着板斧上去砍了,但斯普鲁恩斯选择了视而不见。
都是将军,谁不希望击沉的日舰越多越好呢,可斯普鲁恩斯必须正视现实。现实是,美军极度缺乏航母,出击部队中,一共就三艘宝贝航母,万一有个闪失,被打沉了怎么办?就算不沉,损伤太重也不行,航母的唯一用途是用作水上机场,要是弄得连起降飞机都不行了,打起仗来就变成了废物一个。
出征时,尼米兹反复交待的命令是:&ldo;你们必须遵循不轻易冒险的原则……&rdo;
不轻易冒险,不是说不冒险,是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机动部队一现身,便什么都有了,第一个发现其行踪的里德除向中途岛指挥所汇报外,还直接将情报传给了特混舰队。斯普鲁恩斯当时便决心出动舰队的全部舰载机攻击敌航母,弗莱彻也做出了同样的决定,不过他在珊瑚海海战中吃过被日机反袭击的亏,因此留下了&ldo;约克城&rdo;的舰载机作为预备队。
斯普鲁恩斯本人和尼米兹一样,无飞行员经历,但参谋长布朗宁却是个航空方面的专家,连哈尔西都认为他很了不起。
要想给敌航母造成最大程度的打击,选择适当的出击时机,显得非常必要。老练的布朗宁估计,机动部队的第一波出击飞机将会于9点左右返回航母,在此之前,南云几乎可以肯定不会改变航母的航向,所以事不宜迟,应立即发起攻击。
立即攻击意味着牺牲,特别是&ldo;大黄蜂&rdo;的舰载鱼雷机还是tbd&ldo;破坏者&rdo;,不仅机型老旧,而且战斗航程仅175海里,可以肯定,它们在完成攻击后将无法返回航母。
斯普鲁恩斯虽然性格深沉内敛,但他对部下们的感情,绝不亚于豪爽的哈尔西,可是没有办法,指挥官的责任需要他毫不犹豫地做出决断:牺牲少数,保全多数。
当甘利向南云报告,美军舰队正在改变航向的时候,也正是斯普鲁恩斯所属的两艘航母&ldo;大黄蜂&rdo;&ldo;企业&rdo;转向逆风之时。
当时斯普鲁恩斯已经通过雷达发现了日军侦察机,但甘利这小子藏猫猫颇有一套,美军战斗巡逻机搜了一遍,没能找到它。
找不到也没关系,因为舰载机群已经出动了,这是一个由116架战机组成的庞大机群。
时间到了上午9点17分,再过1分钟,南云就可以把友永机群全部收回,然而这时&ldo;大黄蜂&rdo;上的攻击机群来了。
攻击机群在飞行途中已经失散,其中的轰炸机群迷了路,没找到机动部队,只好又返回航母。战斗机比轰炸机更倒霉,它们全部因油料耗尽而在海上迫降。
轰炸机、战斗机找不到机动部队,并不是没有缘由‐‐机动部队在后撤,当这两个机群到达原先所判定的位置时,早已是人去楼空。
最后成功飞临机动部队上空的,只有沃尔德伦少校率领的鱼雷机机群。
★牢牢记着队长的话
沃尔德伦对打仗特别投入,平时没有出机任务,别人在那里侃大山或者开玩笑,他总是一个人坐着,望着天花板,琢磨着战术问题以及如何揍日本人。
这种琢磨没有白费工夫,沃尔德伦的战场直觉已达到了一种令人惊异的程度。出击之后,他似乎始终有一根绳子拴在机动部队身上,别人还在茫然不知所措时,他率机群一转弯就找到了目标。
9点18分,友永机群的最后一架飞机在甲板上降落,就在这一瞬间,负责警戒的&ldo;筑摩&rdo;号巡洋舰也发现了美军鱼雷机,于是立即筑起两道烟幕屏障,并对空射击。&ldo;赤城&rdo;跟着闻风而动,开始进行规避。
在&ldo;赤城&rdo;上观察的源田自言自语:&ldo;他们终于来了。&rdo;
一眼扫过去,来袭的鱼雷机群就像是远处湖面上飞翔的一群水鸟,不仅速度慢,而且飞不高,以至于源田还以为飞机是故意要飞那么低的,不禁暗自嘀咕:&ldo;他们的接敌方式真怪呀!&rdo;
没有战斗机护卫,有些飞行员担心受到攻击,但队长沃尔德伦毫不犹豫地晃动着机翼,招呼队友们跟他一起俯冲。
还未到达可以发射鱼雷的地方,鱼雷机就遭到了多达40架&ldo;零&rdo;式的攻击,前后左右,几乎全是日军战斗机。
大部分鱼雷机没来得及投下鱼雷,便被&ldo;零&rdo;式无情击落。它们的机翼刚刚还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转眼之间,机身就爆裂成一团火球,拖着黑烟摔进大海。
草鹿亲眼看到,一架鱼雷机拼着命撞向&ldo;赤城&rdo;,要与之同归于尽,看到这一幕时,连草鹿都觉得自己快要完蛋了,但飞机终究没能撞着舰桥,它最后还是一头栽入了海中。
草鹿肃然起敬,他为这个英勇的飞行员进行了简短祈祷。
整支鱼雷机中队,只有飞行员盖伊一人接近目标,进入日军高炮的射击范围。
盖伊参军之前是农业机械学院的学生。这还是他生平第一次开鱼雷机,并且是从航母上起飞,以前别说开,连见也没见到过,但飞机一升空,他的脑子里便没有了疑虑二字。队长沃尔德伦平时言传身教,每天给他们讲课,带着他们做各种高难度的训练,这使他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