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领臣民从太行山上冲下来复国的,是中山桓公,这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
在经济上,中山国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土地肥沃、河流众多,发展农牧业生产的资源非常丰富,跟现在被开发得几乎&ldo;山穷水尽&rdo;的华北平原有天壤之别。中山桓公&ldo;身勤社稷,行四方,忧劳邦家&rdo;,带领从不屈服的中山臣民,兴修水利、发展农桑,使中山国的农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另外,中山桓公利用水路交通优势,采取&ldo;农商并举&rdo;的发展模式,使商业贸易在中山国逐渐兴盛起来。根据《史记&iddot;货殖列传》的记载,当时的中山国以&ldo;多美物&rdo;著称,中山人&ldo;仰机利而食&rdo;,这显然比李悝的&ldo;重农主义&rdo;和卫鞅的&ldo;重农抑商&rdo;都要进步得多。
在政治上,中山桓公很早就认识到了&ldo;赋敛平则庶民附&rdo;的道理,采取了多项保护农民积极性、促进休养生息的政策,政治的开明程度不亚于李悝变法后的魏国。
在文化上,中山桓公利用与中原的商贸联系,十分注重吸收中原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从后来出土的文物分析,当时中山国的冶铁业、制陶业、丝织业都具有超乎寻常的技术和工艺水平。
从复国算起,中山国白手起家,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了仅次于七大国的&ldo;千乘之国&rdo;,速度之快、程度之高,战国时期独此一家!
最后,中山国自大而好战。
中山桓公于公元前340年前后去世,儿子继位,是为中山成王。面对桓公奠定的基业,成王盲目自大、骄傲自满,开始忘乎所以,也跟在大国屁股后面摇旗呐喊。&ldo;五国相王&rdo;原本没有中山国什么事,但成王头脑发热,也要跟着瞎起哄,险些挨齐国一顿痛扁。
成王没有吸取这次教训,而是继续为所欲为。公元前315年,燕国发生&ldo;子之之乱&rdo;,不知天高地厚的中山国也想趁机发燕国的&ldo;国难财&rdo;。中山成王在赵武灵王的怂恿下大举出兵,&ldo;辟启封疆,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克敌大邦&rdo;,更加得意忘形。但还没有高兴多久,齐国经不住诸侯的施压,被迫从燕国撤军,中山国趁乱占领的土地也只能物归原主。
中山成王对外自不量力地到处舞枪弄棒,对内则不合时宜地信奉儒墨学说。我们一开始就讲过,无论是孔子宣扬的&ldo;仁义&rdo;,还是墨子倡导的&ldo;兼爱非攻&rdo;,本质上都是维护奴隶制度下统治阶级的利益。进入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开始瓦解,封建制度逐渐形成,这些学说根本无法应对列强争雄的局面。从李悝开始,变法就成为战国的&ldo;时尚&rdo;,提倡建立&ldo;游戏规则&rdo;的法家成为时代的宠儿。各方诸侯争先恐后地变法,唯独中山国抱着儒墨的老黄历不放,莫非是想穿越?
在儒墨思想的指导下,中山成王奉行&ldo;贵儒学贱壮士&rdo;政策,这个政策在&ldo;武力是第一发言权&rdo;的战国,无异于自杀。曾经欣欣向荣、彪悍强劲的中山国,没有赶上变法的快车,逐渐&ldo;战士怠于行阵&rdo;、&ldo;农夫惰于田&rdo;、&ldo;兵弱于敌,国贫于内&rdo;。这样发展下去的结果,有且只有一个‐‐亡国!
中山国的没落,给一直想解除后顾之忧的赵武灵王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赵武灵王继位以后,多次亲自北上视察边防重地,察看地形敌情,为武力解决北狄和中山做准备。通过这些缜密的侦查,赵武灵王发现了一个要老命的问题:这仗没法打!
在北狄打仗,跟在中原打仗有很大的区别。
中原打仗,说白了就是群殴。两方要pk,先找一片开阔地,两军对垒、摆开阵势、主将对骂、擂鼓齐鸣、士卒冲杀。这种打仗的模式,谁的人多,谁就占据优势。要是上了十万,这仗就有得打了,杀十万头猪都得杀上好几天,更别说是十万人了!当然,群殴模式也不排除巧施战术、依据地形优势实现以少胜多的情况。
但是,无论是搞人海战术,还是依据地形耍心眼,这些适用于步车战的方法,在北狄面前都要大打折扣。
北狄是清一色的骑兵,人家骑马射箭,你拿着矛戈冲锋,还隔老远呢,就被人家一箭给射死了,还殴什么殴?
仗着人多搞包围圈也不行。人家马屁股一拍,千军万马冲过来,靠马踢也能在包围圈上踢出一个缺口,一下就冲出去了。两条腿哪里追得上四条腿,你就只能干瞪眼。
依靠地形耍心眼更扯。这里要么河滩草原、要么沙漠戈壁,基本上是一望无际,人家骑在马上,比你看得远、比你跑得快,你什么心眼也使不上。
总之,步兵在草原上跟骑兵打仗,简直就是找死!
赵武灵王意识到:要打赢北狄和中山,就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
所谓骑兵,并不是整匹马来给步兵骑着就行了。那不是骑兵,充其量是骑着马的步兵。如果不会使,战斗力还不如步兵。
骑兵要有骑兵的战术。相比于两条腿,四条腿的机动性很强,战术必然要发生变化,这一点容易理解。
骑兵要有骑兵的装备。步兵的装备主要是矛戈,适用于贴身肉搏的近战,只有攻守城池的时候用得上弓弩。骑兵则需要配置远程和近程两种装备,远程用弓箭对射,近程则用长刀互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