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阴谋的背后,是苏秦削弱齐国实力的阴谋。
齐国有阴谋,因此在西征路上&ldo;出工不出力&rdo;。齐国不卖力,三晋和燕国当然也跟着&ldo;磨洋工&rdo;。五国联军浩浩荡荡向西进发,却始终在荥阳、成皋一带停滞不前,连函谷关的影子都没看到。
齐国牵制秦国的战略意图已经达成,立即开始第二次攻宋。宋国那边一开打,跟着伐秦的诸侯国才发现被齐闵王给玩了,对齐国的不满情绪逐渐滋生。
苏秦抓住机会,立即着手做了两件事:
其一,积极联络流亡到封邑的孟尝君,游说他挑头抗齐,与齐闵王生隙的孟尝君欣然应允。
其二,以魏国与秦国讲和会形成&ldo;连横&rdo;威胁齐国为由,说服齐闵王抢在魏国之前与秦国讲和。
齐闵王不知苏秦的诡计,果然主动与秦国讲和。秦、齐宣布停火,赵国这边就怒了:我背叛盟友跟着你齐国混,你倒把我给出卖了!
赵国的奉阳君咽不下这口气,准备联合魏、燕攻打齐国,孟尝君也在为抗齐积极活动,几方一拍即合,整军备战。齐国此时正在攻打宋国,国内防守空虚,根本经不起多国的联合进攻。
齐闵王此时并不知道是苏秦从中作梗,但面对齐国危机也有本能的反应。为了破解危局,齐闵王使出了战国时期屡试不爽的&ldo;杀手锏&rdo;‐‐&ldo;金钱、土地换和平&rdo;。
齐闵王贿赂的是奉阳君李兑,老李得了贿赂,伐齐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苏秦不甘心,又跑到赵国四处离间,企图造成齐、赵关系再次破裂。
奉阳君发现苏秦不是什么好鸟,立即将他拘捕。身陷囹圄的苏秦无计可施,只得向燕昭王报信求救。在燕昭王的交涉下,奉阳君将苏秦&ldo;礼送出境&rdo;。
苏秦再次返回齐国,继续忽悠齐闵王将宋国往死里揍。按照史书的记载,宋国确实非常欠扁。
现任宋王戴偃,是公元前333年把哥哥宋剔成君踹下去之后自立的,并于公元前322年称王。称王之后,宋王偃忘乎所以,仗着秦国的支持,趁各大国忙着pk之际,分别向齐国、楚国、魏国多次发动军事进攻。根据《史记》的记载,宋国&ldo;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rdo;。
作为一个二流小国,能取得如此&ldo;骄人&rdo;的战绩,既令人由衷佩服,又难免让人感到有些忧虑,毕竟江湖异常凶险,出来混迟早要还。
宋王偃感觉自己已经牛得不行了,仿佛就是战国第二军事强国(仅次于秦国)。为了表达横扫天下的志向,宋王偃&ldo;射天笞地、斩社稷而焚灭之&rdo;,向天地宣战、向神灵宣战!
&ldo;社稷&rdo;是土神和谷神,在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古代,&ldo;社稷&rdo;也是国家命脉的象征,但宋王偃一把火将这些&ldo;图腾&rdo;烧成了灰烬。
&ldo;笞地&rdo;容易理解,就是用鞭子使劲摔打土地。&ldo;射天&rdo;又怎么做呢?宋王偃有的是办法。他将装满鲜血的袋子挂在空中用箭射,血溅七步,这就叫&ldo;射天&rdo;。
这些怪异的举动,在今天看来,纯属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典型&ldo;脑残&rdo;。但在敬畏天地、迷信神灵的古代,绝对是非常出格、激起公愤的举动。连后来的秦始皇都要到处祭天封禅,你宋王偃有几个脑袋,敢跟老天爷做对?按坊间的说法,是要&ldo;遭天谴&rdo;、&ldo;天打五雷轰&rdo;的!
除了这些&ldo;逆天&rdo;的行为之外,宋王偃还&ldo;淫于酒、妇人&rdo;,俨然一副亡国之君的做派。
于是乎,诸侯们给恶事做尽的宋王偃上了一个&ldo;尊号&rdo;‐‐&ldo;桀宋&rdo;。在宋国内外,要求对宋王偃施以老拳的呼声异常高涨。
公元前286年,号称要&ldo;射天&rdo;的宋王偃被齐、魏、楚联军铲翻,后来死在魏国的温,土地肥沃、商业发达的宋国被三家完全瓜分。
齐国吃掉宋国,标志着秦、齐&ldo;东西对坐&rdo;的均势被打破。接下来,齐国是否会按照&ldo;南征北战&rdo;的既定路线,向北讨伐燕国?天下又将遭遇怎样的大变局?
请看下一章‐‐征战何曾休。
第三章 征战何曾休
1 恶人自有恶人磨
&ldo;嫩草怕霜霜怕日,恶人自有恶人磨。&rdo;
&ldo;恶人&rdo;齐闵王将宋国灭掉之后的德行,跟宋王偃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似乎就是等着另一个&ldo;恶人&rdo;来收拾他。根据史书的记载,齐闵王此时主要有三个表现:首先,&ldo;欲以并周室,为天子&rdo;。
这个最牛,当然也最忘乎所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干掉了秦国!
其次,&ldo;益骄,欲去孟尝君&rdo;。
事情发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也是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三世君主对田婴家族放任自流的结果。在&ldo;战国四公子&rdo;中,孟尝君的门客最多、名气最大。如果君臣一心,孟尝君必然能够借助自己的感召力,为齐闵王招贤纳士、聚集豪杰,成为齐国称霸天下的一张王牌。
遗憾的是,孟尝君经&ldo;冒险之旅&rdo;后一心抗秦,齐闵王却始终抱定&ldo;南征北战&rdo;的战略不放。在外交政策上的各执己见,导致君臣开始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