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认为,魏军能够一路杀向邯郸、所向披靡,必然是精锐倾巢出动,魏惠王想玩速战速决的&ldo;闪电战&rdo;。魏国国内肯定防守空虚,就留几个老弱病残守城池,跟不设防有什么区别?既然如此,齐军就应该去抄魏军的后路,&ldo;据其街路,冲其方虚&rdo;,直捣魏国的老巢,逼迫魏惠王从邯郸撤军。
这样一来,不仅邯郸之围可解,向齐威王交了差,而且齐军不会损失太大。更重要的是,魏国东部是肥沃的平原,齐军一路杀来,既轻车熟路,又能斩获颇丰,何乐而不为?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联合宋、卫,向魏国都城的东南屏障襄陵一路杀来。
齐军在防守空虚的魏国境内车马飞驰,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将襄陵包围。但是,认定邯郸指日可下的魏惠王并没有退兵的迹象,而是命令庞涓加大进攻力度,迅速拿下邯郸。
公元前353年10月,赵国的都城邯郸投降。此时,齐军也拿下了襄陵,挥师西北,直逼魏国都城‐‐大梁。
本来是围攻赵国的都城,结果却被齐国抄了后路,自己的都城反倒成了孤城。魏惠王急了,赶紧命令庞涓回援。
&ldo;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rdo;对于齐国而言,一举攻破大梁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即便占领了大梁,一旦魏国主力杀回来,齐军也只能灰溜溜撤退。要把敌人打趴下,就必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魏惠王让庞涓从赵国撤军的命令,正中孙膑的下怀。孙膑命令齐军解除大梁之围,集结兵力向北急行军,在庞涓回师的必经之道‐‐桂陵设伏。
公元前353年,庞涓率领的魏军钻进了齐军在桂陵布下的口袋阵,遭遇不测,虽然损失不算大,但魏军主力&ldo;不可战胜&rdo;的神话被孙膑戳穿了。
齐军能够战胜魏军,既是孙膑指挥得当,也是机缘巧合,而且桂陵之战只能算作是局部胜利,并不能说明齐军与魏军的战斗力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魏国依然拥有一支中原地区最强悍的军队,接下来的襄陵战役就是证明。
公元前352年,齐国纠集宋、卫组成联军,会同南面开来的楚军,围困了魏国的襄陵,魏太子申在此死守待援。在西线,秦军也趁着魏国后方防守空虚,迅速穿过河西地区,会同赵军直捣魏国旧都安邑及少梁,与魏、韩联军形成对峙。
为了缓解西线压力,桂陵之战后重返邯郸城的庞涓逼迫赵成侯向赵军下达停火命令。魏、韩联军迅速向孤立的秦军发起反击,全歼秦公子壮率领的部队。
西线战事稳定后,魏、韩联军向东增援襄陵。同时,魏惠王命令大梁守军杀向宋、卫两国,切断了齐军的后勤补给线,改由楚国补给。
魏军在东线战场四处横扫,楚宣王命令楚军就地停火,没有后勤给养的齐威王自然也打不下去了,只得通过楚国与魏国求和。
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单打独斗的魏国实在是耗不起了。公元前351年,魏惠王不得不做出让步,向赵国归还了尚未捂热的邯郸,以此换取与赵国结盟,减缓魏国四面树敌的巨大压力。
三晋结盟波折不断,终于在魏国归还赵国的都城后尘埃落定。
就整个国家的实力来看,齐国、秦国、楚国这些新兴国家,与老牌群主魏国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三晋一结盟,谁都不敢轻举妄动,魏国的国际环境有所好转。
赢得了喘息时机,好大喜功的魏惠王老毛病又犯了。
不过,魏惠王这次长记性了,明白想通过舞枪弄棒来彰显自己的群主地位,十有八九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既然武的走不通,那就走文的套路‐‐&ldo;会盟诸侯&rdo;。
公元前344年,魏国准备召集诸侯会议。会议通知一发,秦国着急了!
秦国此时的君主是秦献公的儿子秦孝公。秦孝公判断,魏国此次召集诸侯会盟,目的就是想壮大自己的声势。壮大了声势的魏国,首先要对付的肯定是秦国。
秦孝公的判断不无道理。
桂陵之战让魏惠王暂时放弃了&ldo;一统三晋&rdo;的战略路线,襄陵之战也让魏惠王意识到中原这摊浑水不好蹚。因此,魏惠王接下来必然会把矛头指向秦国,毕竟魏国一直牢牢控制着河西、函谷关两大钳制秦国的前沿阵地。
扪心自问,秦孝公深知凭秦国一国之力,打不过&ldo;金盆虽破分量在&rdo;的魏国。此时的秦国还在艰难地推行着卫鞅的变法,卫鞅则与秦孝公&ldo;英雄所见略同&rdo;‐‐小不忍则乱大谋。
为了转移魏国的战略意图,卫鞅赶到魏国游说,他告诉魏惠王:魏国准备纠集的小国家力量太弱,狗肉上不了大台面,不如北联燕国、西连秦国,&ldo;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rdo;。
魏惠王被卫鞅吹捧得云里雾里,找不到北了,真的就正式称王。称王,有什么寓意呢?
虽然东周时期王室衰微,但基本的游戏规则还是要遵守的,不然江湖没法混。游戏规则的第一条是&ldo;天子有且只有一个&rdo;,下面的诸侯实力再强,充其量也就是&ldo;某某侯&rdo;,次一点的称作&ldo;某某公&rdo;。
从公元前403年得到周威烈王册封开始,魏国国君的爵位一直都是侯,魏文侯、魏武侯一直到魏惠王继位之初都是这样,只是后来魏惠王自封为王,为了叙述方便,一开始就按谥号称为魏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