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沐说:&ldo;京城的蚊子倒是比平城少多了,没有熏艾草,也鲜少有蚊子。&rdo;
颜宁在黑暗中撇撇嘴:&ldo;京城的蚊子全都圈养在富贵人家的院子里,轻易不会到我这小户人家来的。&rdo;
三宝奇道:&ldo;这话怎么讲?&rdo;
颜宁说:&ldo;本来么,没有水,没有花草树木,蚊子去哪栖居啊?我家的这几只蚊子,估计是哪个大户人家的蚊子的旁支,人丁单薄,被分了家,搬到我的院子里来,蛰居在我家的水沟和那几盆花草里,真是委屈了它们。&rdo;
&ldo;噗‐‐&rdo;三宝笑了起来,&ldo;你这个说法还真是有意思。&rdo;
杨沐也觉得好笑:&ldo;赶明儿我从家里给你捎一些花莲的子和藕节来,你也在院子里养几缸荷花好了。&rdo;
颜宁答声&ldo;好&rdo;,然后又问起家里的情况来,虽然他同杨沐时常有书信联系,但是写信哪有亲口说的清楚呢。
第39章初露头角
三个人聊到累了,就在露天地里睡着了。第二天一早醒来,三宝满脸的蚊子包,而颜宁和杨沐一个都没有,三宝不禁埋怨:&ldo;颜宁你不是说你家没蚊子的吗?怎么还咬得我全身都是包?而且还只咬我一个人!&rdo;
颜宁笑嘻嘻的:&ldo;我不是说了我家还住着一小户旁支么?看来它们对你的到来表示热情的欢迎啊。&rdo;
杨沐好笑地摇摇头,然后收拾出去寻访买家了。三宝本要陪他一起去,但是让他拒绝了,这时候三宝应该去码头招揽生意才对。
杨沐从颜宁口中知道了最繁华的商业街和专营食品的街市在哪,然后一路问过去,挨家去打探人家的经营范围,然后向对方推销自己的藕粉。但是北方不比南方,人们对藕粉的认知并不多,尽管这个时节是吃藕粉的最好时节,但是愿意接纳的店铺几乎没有,要么就是人家已经有售了,要么就根本不敢售。跑了一天,也没有找到愿意买他藕粉的店家。
杨沐知道做生意最初是要碰很多壁的,今天的情况是预料之中的事,所以也并不觉得灰心丧气。只是走了那么多路,说了那么多话,真是有点累人。
傍晚的时候杨沐一身疲惫地回到颜宁家。颜宁满脸担忧地看着他:&ldo;怎么样?累坏了吧。&rdo;说罢递上茶杯。
杨沐接过来一口气喝干,摇了摇头:&ldo;还好,不算很累,只是没有人愿意买。&rdo;
三宝在一旁&ldo;啊&rdo;了一声:&ldo;这么难卖?&rdo;
杨沐笑了笑,说:&ldo;我这是在找店家,而不是零售,一天工夫,能探到行情就不错了,哪有那么快就能做成生意了。&rdo;
颜宁又给他倒了杯茶:&ldo;说的是,咱第一次在京城做买卖,哪有那么快打开局面。藕粉这东西,我们知道它的好处,但是北方人可不知道,再说又卖得不便宜,是需要时间来接受的。所以我让你先回去。&rdo;最后一句话是对三宝说的。
杨沐接着说:&ldo;不过京城最大的好处就是人口来源杂,五湖四海的都有,我们只需要先抓住那些识货的商家,就不愁没有销路了。&rdo;
颜宁说:&ldo;我今天跟同僚打听了一下,他们的家眷多半都是去庆隆街的裕福行买这类食品,你明天去看下,看那边卖不卖藕粉,如果没有,可以说服老板试卖我们的藕粉。&rdo;
&ldo;好,我明天就去看看。&rdo;
第二天,杨沐并没有直接去庆隆街的裕福行,而是在街上找了行人打听,原来除了裕福行,京城还有另外两家较大的经营同类货物的商铺,一家叫鑫茂商铺,另一家叫康膳居,不过一家在东城,一家在西城。
杨沐先去了裕福行,结果发现,裕福行里有藕粉出售,藕粉的品质不比自己的好,而价格却比平城的零售价高上两倍,这简直就是暴利了。而且裕福行的掌柜一听说杨沐是来推销藕粉的,很干脆地打发了他。
杨沐又去鑫茂商铺打探行情,这家商铺的主人大约是北方人,经营的滋补食品主要以产自北方的阿胶、枸杞、红枣等为主,而没有藕粉。杨沐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只是既然主营北方食品,那么顾客也多半是北方人,要想他们接受藕粉,得需要一个过程。
而康膳居开业的时间不长,据说老板原是太医院某太医的子弟,无心祖业,倒是开起了这康膳居,专门给达官贵人开养生方子,卖滋补食品。杨沐觉得这康膳居的老板极有意思,要是能同他做生意就好了。其实杨沐也考虑过批发行的,将自己的藕粉提供给中间商,赚取一点利润,这样便能很快销售出去。但是杨沐觉得这是自己的第一步,要好好走稳,可以直接与零售店铺接洽,这样可以省去中间商的盘剥,而且也可以为零售商争取更多的利润空间,这是双方获利的事,应该会有市场的。
忙活了一天,晚上回到颜宁家中。三宝问:&ldo;怎么样?有结果吗?&rdo;
杨沐摇摇头,叹了口气:&ldo;没有,店大欺客啊。&rdo;
颜宁在一旁说:&ldo;怎么会?裕福行的声誉一向都好啊。&rdo;
杨沐说:&ldo;他们不是欺顾客,而是欺我这样的小商人,想跟他们做生意的人。&rdo;
颜宁问:&ldo;那他们拒绝你了?&rdo;
杨沐摇摇头:&ldo;那倒还没有。只是连店老板的面都没见上。&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