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良渚文化风情线 > 第181章 成长的代价(第1页)

第181章 成长的代价(第1页)

窗外,暮色四合,最后一抹夕阳的余晖也渐渐隐没在远处的山峦。陶婉望着账簿上新增的数字,心中五味杂陈。这场慈善晚宴虽然成功募集到了一笔可观的款项,暂时缓解了教育改革的燃眉之急,但新的难题也随之而来。

“第一批学生还有一个月就要毕业了,他们的去处,你想好了吗?”滕逸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将陶婉的思绪拉回现实。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陶婉轻叹一声,眉宇间染上了一丝忧虑,“只是,这批学生是新教育体系培养的第一批人才,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也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马虎不得。”

滕逸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安慰道:“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我已经让吴秀才去各行各业考察一番,了解市场需求,再根据学生们的特长进行推荐。”

提到吴秀才,陶婉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略显瘦削却充满热情的年轻身影。作为新教育体系培养的第一批教师,吴秀才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情和责任感,对学生更是关怀备至。

“吴秀才那边,情况怎么样?”陶婉问道。

“我正要和你说这件事,”滕逸的语气变得有些沉重,“我今天去找吴秀才,发现他最近为了学生的事情寝食难安,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怎么会这样?”陶婉的心头一紧。

“他跑了很多地方,也和不少商家聊过,但大部分商家对这些没有经验的毕业生并不感兴趣,”滕逸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无奈,“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些学生只是接受了一些新奇的教育,能不能真正胜任工作,还是个未知数。”

陶婉沉默了,她明白滕逸说的都是事实。新教育体系的改革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阻力。如何打破世俗的偏见,让更多的人认可新教育,认可这些学生,是他们接下来要面对的难题。

“我们必须想办法帮助这些孩子,”陶婉抬起头,目光坚定,“他们就像一颗颗幼苗,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才能茁壮成长。”

滕逸看着眼前这个充满力量和智慧的女人,心中充满了敬佩。他深知,这条改革之路注定充满荆棘,但只要他们携手同行,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倒是有个想法……”滕逸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陶婉。

“什么想法?”陶婉急切地问道,滕逸总是有办法,总能在迷雾中为她指点迷津。

“我们可以与一些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积累经验。”滕逸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学生们就业难的问题,还能让企业看到新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优势,一举两得。”

陶婉眼前一亮,这的确是一个好主意。她用力地点了点头,说:“事不宜迟,我们明天就去拜访几家企业。”

第二天一早,陶婉和滕逸便带着精心准备的方案,开始了一天的奔走。他们首先来到城中最大的丝绸商行——“锦绣坊”。锦绣坊的老板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听说陶婉和滕逸的来意后,他摸着下巴上的胡须,笑眯眯地说:“滕老板,陶先生,你们说的这个实习基地,倒是个新鲜玩意儿。只是,我们这行都是祖传的手艺,没有个几年功夫,很难上手啊。”

“王老板,您说的这些我们都理解,”陶婉不慌不忙地解释道,“但时代在进步,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了传统的技艺,更具备了创新的思维和开拓的精神,他们一定能为您的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王老板似乎并不为所动,他摆了摆手,说:“陶先生,你说的这些都太虚了,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要不这样,你先让你的学生来我这里试试,如果真像你说的那么好,我自然愿意合作。”

陶婉和滕逸听出了王老板话里的敷衍之意,但他们并不气馁,继续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个企业之间。然而,现实却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残酷。大部分企业对新教育体系培养的学生都抱有怀疑的态度,一些企业甚至直接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看来,这条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难走。”一天的奔波,让陶婉感到身心俱疲,但她并没有放弃的念头。

“没关系,我们总要迈出第一步,”滕逸握着陶婉的手,给她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改变他们的偏见。”

夜深了,陶婉和滕逸还在灯下商议着对策。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