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也点头:“无为之道为天之道,然天道非只如此。”
“天道贵生。”
“生生不息,方为天道。若无众生,天地也将失去意义,则天道何存?”
“只是众生皆有七情六欲,便难免纷争,纷争一起,便没完没了。”
“于是又衍生了因果、气运、劫数等等之物。天道以此平衡众生,莫令天地失衡也。”
“然天道四十九,遁去其一。众生皆有一线生机。这一线生机,又称变数。此为天道之所不能顾及也。”
“天道不变,人道多变。此间道理,何其复杂?”
林阳说着,也不禁摇头。
李耳也是叹息连连。
天道不变,人道多变。连天道都不能治人道,何况圣人?
毕竟其他的不说,就眼前的这个林阳,不就是人道最大的变数吗?
只是如今坐在身旁,却让李耳有些恍惚。
毕竟一向以来,他和林阳都是敌对的。但是现在,林阳和他论道,却让他有一种遇到了知己的感觉。
这可真的是让人难以置信啊!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万物众生,自有平衡,我等也只是聊尽人事而已。”李耳叹道。
当下,两人相谈论道,各抒己见,让一旁的尹喜大为激动,连忙认真听讲。
只是两人之道,虽然都为天道,但终有不同的理解。
老子是无为而不为,一切顺应天道。
而林阳虽然也领悟了天道,但其中却也掺杂了部分人道的道理。
认为天道虽然要尊,但众生本身,行人之道,却也要力争那一线生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为众生者,若只是听天由命,那不是众生。
唯有自强奋发,顽强拼搏,努力求生者,方才叫做众生。
两者之道,大同小异。而就是这一小块异处,却见了区别,见了高下。
李耳感叹自己远不如林阳也。
林阳与其论道许久,尽兴而去。
多宝见其自始至终,对自己不理不问,论道完了便直接离开,心中不由升起了失落之感。
而李耳深思了许久,虽大有所得,却也不免有些意兴索然。
见多宝之状,李耳倒也知其所想,笑道:“林阳道兄虽然与你老师交好,但你听其道法也应该知晓,其为天道多于人道。”
“天道四十九,人道只得其一,人道终不如天道也!”
多宝闻言,似懂非懂,茫然地点了点头。
李耳也不管他,在函谷关又住了一段时间,期间应尹喜之求,著写了一书,为《道德经》。
有上下两篇,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尹喜得之,如获至宝,终日默诵,如饥似渴,并由此入道,修成大法,此后成为老子之传人,创有道统,为文始派。
read3();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