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是,趋炎附势这个成语,典故便是出自此人。
可惜了,屡屡被贬的李垂,如果没啥意外发生的话,在《澶渊之盟》和约签订以后,他为了引起朝堂君臣的重视,明后年就会向朝廷进献三卷由他本人独立编撰的《导河形胜图》。
正是这部没有多大研究价值的地理著作,其造成的恶劣影响,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后世建国前后一段时间!
要知道,当下或是未来一段时间,虽说宋辽双方的关系,因为《澶渊之盟》和约的签订变得大为好转,但不管怎么说,辽强宋弱的客观事实摆在这了。
边境危机尚存,是以,不光是自家便宜老爹没有放松警惕,就连满朝士大夫也均是认为,宋辽之间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可能还会有一战。
正是卡在了这个节骨点上,抱着固防大宋、稳定边境、拱卫汴京城的心思,李垂特意编写了一本极其危言耸听的大作,便是那三卷《导河形胜图》。
他在书中提及到,黄河河道会持续北移!
自古便有之的黄河改道一事,经过他的夸张性渲染,成了一个特别不利于大宋国防的紧要事情。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他提到了黄河最终会流入辽国境内…到了那个时候,北地辽境的契丹人便可乘船顺流而下,黄河天堑就再也不是能够守护汴京城的屏障了。
对此,他在书中给出了“复九河故道”的应对策略。
当然了,虽说他的此番危言曾在朝中引起了一时的激烈讨论吧,但绝大多数士大夫都没太当一回事。
甚至是说,在不少臣子眼中,李垂完全是在信口开河,哗众取宠。
谷浒<span> 可惜啊,到了仁宗庆历八年时,黄河在澶州城商胡口向北决堤,滔天洪水冲击形成的新河道,呈九十度直角笔直向北,纵穿整个河北东路,从天津一带出海。
这一变化,当即就使得宋朝君臣受到了极大刺激,认为已死的李垂很有先见之明。
于是乎,按照他书中所建议的那样,大宋上上下下为了不亡国于契丹人之手,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黄河改道工程,载于史书当中被称之为“三易回河”。
通过翻阅资料,王迪认为,商胡北流纵穿河北东路,河北东路被纳入黄河流域,河北东路全域受灾,这几点可能才是回河工程开启的根本原因。
当然了,本着“黄河三年两决口”的说法,他估么着,当时朝廷上下也特别担心,真这么决堤下去,终有一日黄河下游河道会彻底改道至北地辽国境内。
那样一来,在当时的大宋君臣看来,后果可不是一般得严重啊!
因此,抱着让黄河下游笔直向东流而非向北流的心思,从仁宗那一朝开始,三易回河,这一典型的没事找事干且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浩大工程,就这么操干了起来。
其结果嘛,毋庸置疑,全部失败,败得是彻头彻尾!
当时在徐州任职差点喂了水中鱼鳖的苏东坡,便曾对着主张回河工程的人骂道:“汝以有限之材,兴必不可成之役;驱无辜之民,置之必死之地。横费之财,犹可力补,而既死之民,不可复生。”
屡屡改道失败的黄河,带来的最直接的恶性后果就是,河北、苏北、山东等地基本上都被冲成了白地,占大宋可耕种良田面积高达百分之六左右的比例,也就是上千万亩良田化为了沼泽地带……
那个场景,可谓是千里无鸡鸣,萧条无人烟。
时间久了以后,朝廷失去民心支持,再加上内部的横征暴敛,以及由于几十年的瞎折腾导致朝廷财政出现了巨大危机,无法派军队驻守北境…当然了,也没有多少军队可派,即便派了,那些没了心气的士卒和散兵游勇也没多大区别。
是以,金灭辽以后,本来只是想着南下打个草谷呢,万万没想到的就是,竟能如入无人之境,直接灭了北宋。
只不过,北宋灭归灭,黄河下游依然是个烂摊子。赵构拍拍屁股跑到不受影响的临安府建立了南宋王朝,却是把治理黄河的重任交给了金国。
正是这样一个十分不负责的坑人做法,将初兴过后正处于强盛时期压着蒙古人打的金国,在接盘了这个烂摊子以后,使得大量财政被用在了治理黄河上面,继而不堪负重导致国力衰弱,最终被崛起的蒙古人所灭。
蛮元在中原建立政权以后,差不多也是同样的问题。征调大量民役,耗费无数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