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都不是正经课程,但这是会影响课程学习的进度的。
一旦我对学习产生了疲惫,这时候就需要休息,那么要给自己一个高品质的休息环境。
还有我还需要给自己一个营养餐的补给,比如说每天一包坚果之类的,这是可以应付高强度学习的方案。
现在我都不认可什么学习是靠自己的。
我认为是靠环境的。
当然也需要主动去创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这样才会更好的去学习。
从小就是这么认为的,假如说你,要温习数学,可是父母却在为家庭琐事吵架,这还怎么看得进书呢?
因此环境也好,情绪也好,都有一定的作用的。
所以就要自己安排调适好,然后再去参加学习。
另外,我还有一个体验,接触了编程语言,我感觉到要先赋值,那么现在的《鹧鸪饮琼录》这本书还有一点要写完了,我想做一个分类,把要写的重点列出来。
可是这个念头一起,就觉得浑身无力,不想这么去做。
这种身体反应已经说明了对事情的态度,到现在我还是觉得小说是有一条感情线的,感情线一开始难以名状,是要写着写着,这才越来越明确的。
假如说什么都靠事先赋值的话,那么还要修改做什么?
所以说,我都有排斥的心态。
不过呢,这个想法可以暂时先收藏在脑中,有合适的机会再使用。
以前都没觉得,现在发现,哪怕是学习,都会跟过去自己的习惯产生冲突的,所以说,先处理好冲突,再去学习。
现在的学习内容也太多的,而且广告看上去都是好的,都是迎合你的需求来做的。
一方面信息太多了,另一方面,停下来,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好好地和自己相处的时间和空间太少了,那真的无法太跟着时代走,是需要有一块自己的空间的。
我都感觉到,朋友要分两种,一种是对自己的有帮助的,一种是可以跟自己一起休息的。
对自己有帮助的可以是学识好,有一技之长,是专业领袖。
可以跟自己一起休息的,那就是不做评价,肯默默的陪伴着自己,无论好与不好,都不会有变动,这是情感或者是精神上的支持。
当然两者结合那是最好,但目前发现,如果有一技之长,那就是自己需要有人跟随,要来陪伴别人,似乎难以两全。
这时候宗教、音乐、慢下来的活动就可以弥补这一块了。
所以说一些传统的文艺,这时候就起到了作用,不错,时代都在变,可是它们不变,对观众或者读者的爱也一样没变,这是很好的体验。
有时候是觉得要那么多变化干什么?
要一份默默地支持就很好了。
默默地,并且是长远的支持,真的很不容易的。
这是情感的力量,是朴实的,也是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