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请的几个工匠是要管一顿中饭的,先前泡的的酸菜等就有些不够了。
狗剩等鼻子适应了,就把门帘放了下来,省的李大花身体受不住,一边在炭盆子里找烧花生吃,一边跟李大花有一搭没一搭的拉家常。
“你打算什么时候进城哩?”
“再过两日,大荣哥说会给我们捎信过来。”狗剩应道。
李大花也就不多问了,“你少吃些烧花生,小心嘴上起泡!”
狗剩应了一声,拍拍手。
“你没事,左右喜欢看书,不如再多看些,考个功名在身是正经,都说男人啊……”
天朝规矩,去了别人家的男人是不能为官的,功名却又能加身,不论怎么论起来,这世道还是男子比女子便利些。
“娘!”狗剩稍稍提高声音叫了一声,“家里还有账本子没看完,我先回去了!”
“臭小子,半点儿听不得劝!”李大花在屋里嘀咕了一句。
说来家里不过借了山官一个军户的名头,一年省了些税银,若真论起来,家里大半的产业却都是狗剩置打理的,又悉心养育了两个弟妹,单这两条,狗剩在家里的地位就是无法撼动的,只老人总是想得多些……
关于山官,今儿李大花问了,狗剩也思量着这几日就可以往嘉兴城去了,毕竟要收拾屋子不说,还要添置家具等。
离了刘打铁那边,狗剩并不急着回家,因天气好,想着前两天屯子里有几户人家是在自己这里开的药,遂打算转过去看看。
这两年狗剩除了最头的几本医书,手里有了银钱后,使了些在药堂里,打通了几个管事的,又舍了几样珍贵的药草与坐堂大夫,每每去镇上的时候便能在药堂里坐会儿,观摩坐堂的几个大夫看诊,虽不许开口,学到多少全凭自己,有了药理打底,几年下来,不敢说有多高明,平日里常见的症状,狗剩是敢直接开方子的。
有一户还在屯子的最边处,狗剩一路做着腹式呼吸小跑了过去,等到了路口,额头上已经开始冒热气了。
狗剩停了下来。
路口,有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慢慢走了过来。
高大的那个微微驼着背,两只手交叠在胸前缩在袖子里,走路的样子微微有些簸,左腿仿佛有些使不上力,被拖着;小的那个低着头,小跑着跟在后面,走路的样子看着也怪的很,就像鞋子里进了几粒石子一般,没落一次脚身子都在晃悠。
两人都蓬头垢面的,头发胡乱的用布条在脑后扎了一个马尾,也不知多久没洗了,一缕一缕的纠结的在一起,老远就能看到头顶上的油光,身上的棉衣倒没见到补丁,却脏得看不出本色,走近了可以发现两人鞋上满是黄泥,最近明明都是好天气,不知道是走了多少路!
狗剩的心“嘣嘣”直跳,也许是刚刚跑的有点儿快了,盯着越来越近的两人,狗剩嘴唇动了动,竟半晌没能发出声音。
“……山、山官!”
声音异常的沙哑。
前头的那男人抬起了头。
棱角分明的国字脸,粗眉微微向鬓角扬起,眉间有三条明显的皱眉纹,笔挺的鼻梁侧边有一条淡淡的疤痕,颧骨微微的突起,脸颊上的咬肌绷得紧紧的,嘴唇便抿的有些薄了,身上穿着一件依稀还能看见原本是蓝色的大袍子,灰色的底-裤,半长的棉靴,肩上挂着一个不大的脏包裹,与走之前比,不过长高了些,瘦了不少,人也变得跟小时候一样有些阴沉了,相貌并没有多大变化。
狗剩的视线在那人的棉靴上微微停顿了会儿,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
“回来怎么也没先带个消息,我们好去城里接你!”
山官闷声“嗯”了一下。
狗剩把视线移向后头跟上来的小孩子。
“铁蛋,叫小爹。”
狗剩面上的笑荣僵了一下,随机若无其事的半蹲下来,看着那小孩子笑道:“你叫铁蛋?走,我们回家!”
铁蛋不知所措的看了山官一眼,却并没有向普通小娃娃一样躲闪或者发问。
狗剩看一大一下疲惫的样子,干脆一把把人抱了起来,根本没在意这孩子浑身的尘土和满是泥巴的棉鞋蹭到了自己干净整齐的衣服上。
“呀!”
铁蛋急促的叫了一声,浑身僵硬的直着身子。
“走累了吧?饿不饿?”狗剩连胜问道,不等小孩子回答,又冲山官问道,“怎么没雇辆车回来?这大冷天的,冻坏了怎么办?”
山官没应话,只微微低着头往前猛走。
便是有再大的事,也不好在路上刨根问底,人回来了,以后日子还长着……狗剩如是想着,便止了话头,只从腰上的小袋子里拿了颗糖出来塞到铁蛋的嘴里。
铁蛋微微张着嘴,有些愣愣的看着狗剩。
“含-着,是糖,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