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大宋不怂皇后被藩王和神犬赐精 > 第278章 各回各家(第2页)

第278章 各回各家(第2页)

至于赵瑗与赵不凡二人,有些类似于副丞相,各分管一摊。

其中赵瑗由于身份的原因,还具有一定的监察职责。

再加上岳银瓶这样的军方大佬,一个小朝廷算是齐活儿了。

当然了,张浚不可能是皇帝,他顶多只是皇权的化身。就像总统是最高权力的化身一样。

到底该派谁去大名府,众人的意见不太一样。

张浚说道:“按老夫之意,当从几个知县中拔擢一人,充任大名府知府。就人选来说,老夫觉得韩平和陆游都可以当此大任。”

李申之说道:“下官与张相公意见不同。大名府时刻面临着军事的威胁,必须要有一个知兵之人任知府才行。”

张浚问道:“申之可有合适的人选?”

李申之说道:“人选是有,就怕张相公不同意。”

众人纳闷,这李申之何时开始顾及起了别人的意见?既然李申之有这样的顾忌,说明他的建议八成不会被大家所接受。

到底是什么样的建议会离奇到张浚都无法接受,大家倒是有些好奇。

张浚说道:“且说来听听。”

李申之说道:“下官心中的第一人选,是张牧之。第二人选,是梁兴。此二人虽不曾在官府中任职,但是两人统领山寨,对于如何管理一方颇有心得。更重要的是,此二人与金人打了这许多年的仗,军事能力这块让人能放得下心。”

张浚说道:“张牧之没有出身,骤然拔擢到如此的高度不妥。倒是那梁兴,虽未在朝中任职,但名义上也算得上是岳家军中的统制。将他拔擢起来,倒也不算全无根基。”

军中的统制大概相当于师一级,转任政府的市长,算得上是平级调动。

李申之说道:“梁兴倒也是个不错的人选,只是不知他的家在太行山上,是否愿意抛家舍业去大名府扎根。”

这时,赵瑗插话道:“申之曾经说过要军政分家,为何不在新设大名府之时便施行?”

李申之侧目看向赵瑗,竖起了大拇指,赞道:“建国公此议甚妙,自当如此。”

这样的建议,大概算是李申之与赵瑗之间的默契了吧。

李申之想要通过赵瑗来改造朝廷中枢的结构,而赵瑗想通过李申之来加强基层的统治。

就大名府而言,刚好试验一番李申之所谓的军政分离。

军政分离,指的是军队的建设与粮秣不再依靠地方,而是由中央统一拨付。

古代的军队,尤其是边疆的常驻军队,基本上都是依托于边疆的地方财政而建设。

受限于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财政由中央统收统支的成本太大,边疆的军队由中央统一支付同样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实现这样的理想管理模式。

即便是建国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没办法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

当地方财政与驻守军队关联过多时,必然会导致割据势力的出现。

在中央军具备足够实力的时候,尚能够威慑地方不敢叛乱。一旦中央的实力下降,国家会立马陷入分裂局面。

汉、唐两朝便是如此。

宋人在没有解决交通效率的前提下,通过文人极度地压制武人,类似于BUG般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勉强也算得上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至少算是很有建设性的尝试。

明清两朝之所以能保持长久的大一统格局,正是承袭了宋人的这项发明。

汉唐两朝虽然也都持续了约三百年,但是这两个强盛的朝代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处于事实上分裂的状态。

倒是明清两朝,不论如何虚弱和腐败,大一统的框架始终未倒,与承袭与宋朝的政策不无关系。

李申之与赵瑗商议了一阵,说道:“那就让张牧之领着他的本部人马前往大名府,负责筑城和军事防御。至于知府的人选,便多劳张相公和建国公费心了。”

张浚抬笔记录了下来,继续说道:“梁兴你打算怎么任命,就让他在开封府待着吗?”

李申之说道:“开封府怕是待不住,那个地方太敏感了。若是官家打算还都开封的话,咱们把梁兴留在开封是个大忌。”

张浚却是摇了摇头,说道:“依老夫所见,官家未必愿意还都开封。”

李申之自然知道赵构的尿性,是肯定不会还都开封的,他只是想引出这个话题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