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申之点了点头,表示这就是他想要说的。
邵隆听完陆游的话,叹息地拍了一下大腿,用手在大腿上前后摩挲了一阵,说道:“俺也不瞒你们,现如今城中的粮草已然不多,全赖兴元府和金州的补给。然而关中连年大旱,他们收成也不好,每次给的补给也仅仅够口粮罢了,多的确实没了。”
在古代,某一个地区连年遭灾是常有的事。若是在盛世,还有官府救济赈灾,或用常平仓,或从其他地方调拨粮食,总归是有人管,不会让老百姓饿死。
若是在乱世,那就个凭本事吧。
不管偷也好,抢也罢,能活下来才是第一位的。所以说,有时候看到那些一脸麻木的老人们做出一些很没有素质的行为,不必急着去批判。没有经历过那种物资极度短缺的时代,那种偷上了就能活,抢不到就得死的时代,未必能理解他们心里的苦。
所谓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还有下半句: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
对于粮草这一点,李申之也有些为难。他可以让完颜亮提供粮草,但也仅限于自己身边的二百来号人。若是真的带了几万人上路,去跟完颜亮要粮草,恐怕不仅粮草要不到,还无端地把完颜亮这个准盟友给坑死。
虽然完颜亮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里,完颜亮对李申之有很大的价值。
联想到了金人,李申之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敢问邵知州,既然关中连年大旱,那么金人是如何度过的?”
在大自然面前,人人平等。
大旱不只是宋人的大旱,同样也是金人的大旱。没来由宋人种不出粮食,刚好金人脑袋顶上正好下雨。
邵隆又是一巴掌拍到了腿上,叹道:“那金人自然不需要耕种,他们只需要扫荡各县乡便好。整个关中荼毒百里,每一寸土地都被他们祸害过。”
又是说不完的惨状,大家心有戚戚焉。
只不过李申之的思绪已经飘走,他想到了一个荒唐的办法。
“按照邵知州的说法,金人的粮草应该很充沛吧?”
邵隆说道:“岂止是充沛,他们还把搜刮来的牲畜养在营中,还能顿顿吃上肉呢。”看邵隆一副恨恨的模样,仿佛金人吃的不是牲口,而是大宋子民身上的肉。
李申之说道:“既然金人有粮食,咱们为何不与那金人买粮食?”
“嘎?”邵隆正想说话,忽然发现自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邵隆心想:这家伙不会是脑子坏了吧?这可是官家钦点的新科状元,今年的科举不会有什么内幕吧?
他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李申之,把目光移向了陆游,想从陆游的眼神里得到肯定的答复,肯定李申之是傻子的答复。
然而陆游的眼中的确有肯定,却是在肯定李申之的话。
邵隆再转头看向使团的其他人,大家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仿佛真的可以跟金人购买粮食,只是他邵隆是傻子,从来没想到罢了。
虽然话题有些诡异,但终归是关系着商州百姓的生死,邵隆不得不慎重,硬着头皮问道:“李文林打算与金人买粮草,可是当真?”
李申之郑重地点了点头:“自然是当真。”
邵隆不想跟着李申之胡闹,打算赶紧把话说清楚,把这家伙送走算了。至于自己的未来,还是等朝廷安排吧。
根据川陕制置使吴璘的安排,他下一步应该会到金州(陕西安康)安置。
邵隆说道:“与金人购买粮食,且不说那金人愿意不愿意卖与咱们,就算他们愿意卖,咱们也没那许多银钱去购买。李文林未曾执政一方,想问题太过理想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