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试越来越近,一个牵动无数人的消息终于传了出来。
李光回来了。
李光被隔离了。
李光,这位已经六十三岁的老臣,因为当初与秦桧不睦,被贬谪到绍兴当知府,最近才接到官家的诏书回朝。
回朝的目的很明显,主持科举。
宋代主持科举的大臣,与现在高考的出题人一样,当题目未出之时就会被封闭管理,直到所有的考生全部考完,才能重见天日。
虽然过程辛苦了些,但是却非肱股之臣不可担任,体现着官家的极度信任。
李光就是这样一个人。
用李申之的眼光来看李光,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人,却又是一个很容易被理解的人。
李光一直支持和议,他的这种支持是从一开始就支持,所以在最开始他一直被视为秦党。
可是随着他与秦桧交往日益深入,发现了秦桧的真面目,于是直接上书指斥秦桧:“看秦桧的心意,是想堵塞蒙蔽陛下的耳目,盗弄国权,怀奸误国,不可不察。”
看得很准。
惹得秦桧大怒,而李光也马上请求辞职。
这时候赵构将李光召入对话:“你昨天当面斥责秦桧,举动像古人。朕退朝后叹息,正要寄心腹于你,为什么要辞职呢?”
李光说:“臣与宰相争论,不可留任。”
于是李光去了绍兴。
看他行事前后矛盾,一会要和议,转而又与秦桧作斗争。当官家打算重用他牵制秦桧时,却选择了辞官,看似矛盾重重。
其实李光是一个重规矩、重礼数的人。
他支持和议,是因为和议是他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不是为了依附谁而支持和议。从这一点来说,在和议的道路上,他比李申之更纯粹,甚至比秦桧和赵构都更加纯粹。
他反驳秦桧,是因为发现了秦桧的真面目,内心的良知促使他必须要与邪恶作斗争。
而最终的辞职,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忤逆了丞相,违背了礼数,所以才辞职。
在他的价值观里面,当他弹劾了秦桧之后,官家要是同意他的看法,就应该免了秦桧的丞相之位。既然官家没有动秦桧,说明自己不该忤逆上官,于是选择了辞官。
因为他不会虚与委蛇。
赵构也是考虑了很久,才选择将李光招回来。
这是一个能让赵构百分之百放心的人,有能力,有原则,正直,忠心耿耿,支持和议,简直完美。
不得不羡慕赵构,手下人才济济,随便拿出几个来都能独当一面。有人总是说南宋缺相,其实并不是说南宋没有能人,而是南宋的历代皇帝都放着一大堆的能臣而不能好好利用。
就像北宋缺将,不是手下无将,而是自己宁愿打败仗,也不愿用手下的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