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身上穿着一套已经洗的发白的蓝色中山装,衣服上还打着补丁。
他的头发已经开始发灰,虽然剪得很短,但是头顶的地方还是能看到不少白发。
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眼镜后面是一双饱经沧桑的眼睛。
眼角上布满了沟壑纵横的纩纹,深邃的眼睛里透着坚定和睿智。
一看就是沉默寡言的人。
男人从姜莞推门到现在,一直捧着手上的一本关于粮食方面的书看的入迷。
只是他那边卧铺没有窗户,姜菀这边的窗子的窗帘她睡觉的时候拉上了,所以这会里面的光线比较弱。
看到对方眯着眼看书,姜菀赶紧将窗帘拉开。
那个男人看的过于专注,甚至在姜莞进来几分钟后才突然注意到里面多了个人。
周景忠有些不好意思的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放下手里的书,拘谨又友善的对着姜菀笑笑。
“谢谢你小同志。
我叫周景忠。”
声音是学者特有的儒雅。
周景忠是华国农业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最近正跟同事们日以继夜研究一个课题。
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课题项目终于有了很大的突破,并且现在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这次,他特意到海市和京市学习,为的就是更好的和国内研究相同课题的学者们探讨,然后不断证实突破的核心技术的准确性。
现在,他们已经拿到相对满意的研究数据,可以说这次研讨会意义非凡!
华国这个时候粮食非常紧缺,一旦这个课题的技术问题得以在实际的操作中被证实,那么到时候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将会大幅度提高粮食的单产和总产。
所以,这次周景忠出远门,组织上也安排了同志陪同。
在他的卧铺下面,还静静的放着一个黑色的方形密码手提箱。
姜莞看对方是个跟姜父差不多的叔叔,也很礼貌的热情回应:
“我叫姜莞,是下乡的知青。”
听到姜莞是知青,周景忠眉头挑了一下。
很多下乡的知青,都是被家里“挑”出来的,多少都会带着一丝怨气,这个小同志倒是不一样。
提到下乡,没有抱怨,反而一脸的热情跟期待,实在是太难得了!
在听到姜莞不仅是京市人,去的也明岛。
周景忠干脆把书都收起来,忍不住跟这个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年龄的小同志多聊了两句:
“我女儿现在也在明岛当知青,到了那里,你们兴许能碰上。”
明岛接收外地的知青,统一都在一个地方,只是到时候可能会分配在不同的大队里。
姜莞细心的发现,周景忠在说到自己女儿的时候,眼睛里闪过一丝丝愧疚。
姜莞依旧只是笑笑假装没在意:
“那太好了~我还是第一次到明岛那么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