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真的是把楚不凡惊着了,连忙凑过头来仔细看:“真的假的?你还会分辨古董呢?那这是谁写的你知道吗?”
季恒修长的手指点了点这本字帖上的字:“这是王献之写的。”
“王献之?这名字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啊?哦,我想起来了,有个大书法家叫王羲之,他两啥关系?名字这么像?”楚不凡用尽了自己的文学素养,揣测着问道。
“王献之是王羲之最得意的儿子,两人都是书法大家,并称二王。王献之的手稿留存于世的并不多,这份是他写给他前妻的《奉对帖》,是珍品中的珍品!你看这里的这枚印章,三希堂,这是乾隆皇帝的印章!”季恒双手抚摸过这份字帖,心中的激动难以言喻,仿佛这份字帖和他一般穿越了时空,证明他的过去不是虚无。
楚不凡虽然文化素养低,但是他在京城里的见识却不少。这些古玩字画他爷爷圈子里也有几个老人喜欢的,也知道这种东西真要拿到黑市上去卖,完全是有价无市!但是这些东西的话,有个难点,那就是难辨真假,毕竟仿造者不仅仅是他们这个年代的人,古人也爱仿造,也爱以此生财。
很多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东西是古董没错,但是可能是明清时期的东西,而不是原版。有也有点价值,但是价值根本和原版比不了。
看季恒那么激动的样子,楚不凡还是好心提醒:“这种东西都要会掌眼的人看了才知道真假,但是收着这玩意倒是有可能被人发现了不好,万一收个是假货,更加得不偿失!”毕竟像常家镇这样的小镇子,楚不凡真的不觉得会有什么真品。
季恒肯定地摇了摇头:“这是真品。”
楚不凡倒是真的不相信就季恒这个年纪、这个阅历的人还能看懂是不是真品了:“你怎么肯定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季恒将字帖小心地收了起来:“我之前见过。”
楚不凡长大了嘴巴
是不是自己之前对季恒的预判都是错的?他的学识、他的认知都超过了一般知青的水准,难道他也是家中有难言之隐?楚不凡想到自己也没有对别人说实话,将自己的家庭情况悉数道来,就有点理解季恒了,还产生了一点惺惺相惜之感。
只能说,这是由脑补过多而产生的一场阴差阳错的友谊。
用报纸将字帖包好后,季恒突然想起来这个字帖是他们两人一起找到的,顿时有些为难地抬起头:“我想用这个字帖临摹观赏,如果你也想要观摩的话,我们可以共用。”
楚不凡则是想到了自己爱看小说闲书而不得的痛苦,理解地拍了拍季恒的肩膀:“我知道你喜欢这个,你自己收着就好了,平时想看的时候小心点,别被别人发现就好!”说完还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叹了口气,一副“兄弟,你别说了,我都懂”的表情,倒是弄得季恒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只是见楚不凡对这个字帖不感兴趣,季恒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情不自禁地摸了摸这个字帖封面上的那点点小小的水皱纹,脑海中不由想起当时自己第一次看到这本字帖时候的场景。
那是季恒第一次去江宁府参加乡试,年纪不过刚刚二十,也算是少年英才。那时季恒家中条件还不至于那么糟糕,出去也算体体面面,在开考前便参加了不少同科试子的聚会,其中有一场是一位当朝二品巡抚之孙举办的,当时季恒坐在宴席最末端,聊起了字画一道时,这位二品巡抚的孙子大约是出于炫耀的目的,将这本王献之的字帖拿出来展览。
传递到季恒前面一位秀才面前时,那名秀才可能是太激动了,起身时候将茶盏打翻在桌上,那本字帖也被沾湿了一点点边角,引的主人勃然大怒!
据说这位秀才原本很有希望得中乡试,却在那一年名落孙山,还被人在返乡路上暴打了一顿,从此一病不起。
其个中缘由,季恒没有证据也无法妄加揣测,只是后来再有文会,季恒是再也不会去的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季恒真正将读书进学放在了心上,他心中很是明白,不求多么大富大贵,只希望有一天不用任人鱼肉!
只是如今,这本字帖居然兜兜转转又到了他的手中,只能说世事之巧合,难以预料。
楚不凡和季恒两个人各自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书籍报刊,出去的时候老徐见就装了一箩筐,也没多看就让人走了,临走前还笑呵呵地叮嘱:“下次还想找书的话还找我!”这生意做的划算!
眼看着天都要黑了,回去的路上两人走的很快,天色暗、箩筐上又罩着一层布,路过的人根本看不出里面是什么东西。
楚不凡和季恒约好了时间一起复习探讨,分别时候两人都觉得这次出行将两人距离拉近不少。
季恒不知道,这本字帖在以后会升值到怎样恐怖的地步,又会如何助他渡过人生中的一劫,此刻他只是抱着一箩筐的书,兴冲冲地往家赶。
而他回到吴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吴晓梅。
季恒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吴晓梅总是不理他,他心里也难受的很,好几次找了理由想和吴晓梅搭话,可是吴晓梅都对他爱搭不理的,让季恒很是烦恼。
路上他也总算和楚不凡请教了一回,在得到楚不凡的允许,可以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给吴晓梅听后,季恒迫不及待地就想找吴晓梅说清楚这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