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蒙古铁骑快到铁车阵边缘的时候,突然阵中又一声炮响,只听得这一声炮响后爆响不断,火光不断,原来火枪营万杆火器早埋伏在了铁车阵的后面,只等蒙古骑兵贴近,就万枪齐发,杀他个人仰马翻。这时候的火枪跟后来的火枪还不一样,只有距离很近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威力。
哎哟,这一下蒙古军这边惨透了,只听得战马唏溜溜地暴叫哀鸣,无数蒙古骑兵给掀翻在地,虽然也有那收不住势地,猛地撞上来,但马肉和人肉哪撞得过&ldo;铁肉&rdo;呢?所以倒有不少是给撞死的。前面人仰马翻,后面的还收势不住。
当火器发射完毕之后,铁车后面突然上来了一排排的步兵,他们个个手拿特制的拒马器和竹制的锐利长矛,一字排开,这长矛和拒马器向前一伸,骑兵的马刀还没够得着他们呢,那马脚就给砍断了。
我估计戚继光这招是向岳飞学的,当年岳飞用钩镰枪拐子队大破金兀术的铁甲连环马,这个拒马器估计跟那个钩镰枪差不多。
这下蒙古大军可真受不了了,骑兵不仅队形大乱,也开始四下奔逃。这时候铁车阵完全撤开了,明军精锐骑兵全数杀出,把董呼哩数万大军冲得七零八落,董呼哩自己最后也被明军俘虏,戚继光一战而威震华夏!
自此,戚继光在蓟州一线镇守十六年,这一条防线被他守得稳如磐石,在他身后不远的北京城再也没有当年的危机预警了。
当然,戚继光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兵法谋略,也在于他和汉代的飞将军李广一样具有不怕死的&ldo;身先士卒&rdo;的战斗精神。
明代王世贞称赞他&ldo;三十年之间,未尝一日不披坚执锐,与士卒共命于矢石之间!&rdo;(《弇州山人续稿卷五十一止止堂集序》)就是说他的功绩那是身先士卒、一刀一枪打出来的。这种人能与士卒共甘苦,但却很难与高层共谋事。为什么呢?和李广一样,有本事的人往往很傲。李广空有一身功夫,可就是因为处不好跟上层、跟同僚的关系,所以一辈子都大志难伸,不得不郁郁而终。
戚继光也这种性格,但相比汉代的李广,戚继光的命运要好得多,因为他背后有个力挺他的张居正。
戚继光在蓟州也经常会闹情绪,为什么呢?因为蓟州原来的那帮官僚们经常跟他扯蛋。也不怪别人跟他不合,戚继光本人也是一个很容易居功自傲的人,再加上背后又有张居正这么一个大后台,一般的边关大员他也不放在眼里。
张居正呢,一方面为戚继光理清各方面的障碍,&ldo;有欲为继光难者,辄徙之去&rdo;(《明史卷二一二戚继光传》)就是谁跟戚继光不合就把谁调走,后来索性把蓟州官员大换血,派戚继光的好朋友谭纶和自己的得意门生梁梦龙去和戚继光搭班子,这下两个人对戚继光那是大开绿灯,有求必应。
另一方面,张居正也以好友的身份屡屡给戚继光去信,分析他在哪些事上做得过火,做得过份,警示他要夹着尾巴做人。因为这是张居正的劝告,所以戚继光才听得进去。
终张居正一生,戚继光在军事上的地位无人可以动摇,可以说,这不仅缘于戚继光的军功,也缘于张居正的保护与引导。
后来,张居正死后,戚继光就成了落寞的英雄。不仅被剥夺了兵权,而且被彻底调离了军事第一线。戚继光,这样一个伟大的军事天才,最后竟大志难伸,在孤独与寂寞里郁郁而终。
所以,对于戚继光来说,张居正就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位&ldo;伯乐&rdo;啊!
右成梁
我们再来看李成梁。
李成梁打仗的狠劲儿,在明军中,可以说是无人可出其右。万历二年,张居正刚刚重用李成梁没多久,他就率手下不过几千兵马攻破建州女真部,亲手斩杀了女真酋长王杲,并俘虏了后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因为努尔哈赤打仗勇猛,合李成梁的胃口,所以他最后把努尔哈赤也提拔成了手下的一员悍将。
至于努尔哈赤在后来的反明檄文&ldo;七大恨&rdo;里说李成梁杀了他的祖父,这是段扯不清的公案,我们在这儿不多做展开。
李成梁打仗的狠劲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让人想不到。
比如说万历六年(1578),土蛮部大军进犯辽东。才出发没两天,这边李成梁就探听到了消息。他也不跟别人打招呼,当天傍晚自己点齐五千虎贲军,天不黑就出发了。这一夜急行军,长途奔袭两百余里,一下就赶到了土蛮扎营的辟山营这个地方。李成梁也不让长途奔袭的部队歇口气,大概平常训练得就特别狠,所以他的部队士兵突击的能力也特别强,他大军一到劈山营,停也不停,摸着黑就冲进土蛮的大营一阵厮杀。
土蛮心的话这离明军大营还远着呢,死也想不到会有这么一支明军主力当夜杀到,这种打法也太不常规,太不讲理了,这是比土蛮还要&ldo;蛮&rdo;啊!所以跟这种人没法打,所以当夜土蛮被李成梁冲得七零八落。第二天天还没亮,李成梁五千人马毫发无伤地完退了。套用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句式说,这叫‐‐
悄悄地我们来了,正如我们悄悄地走。我们挥一挥匕首,不带走一个活口!
土蛮这个气啊,问题是也找不着人撒气啊。这仗还没正式开打就被搞得这么惨,土蛮也没心思打了,天一亮,自劈山营退兵。李成梁出人意料地获得了一个劈山营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