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白话版红楼梦TXT百度 > 第118章 惜春决意出家去贾政归途受阻拦(第1页)

第118章 惜春决意出家去贾政归途受阻拦(第1页)

听着尤氏那段话,邢王两位夫人心里明白,这事儿估计是没戏了。王夫人叹了口气,说:“姑娘啊,你这是好心行善,可我们这大户人家的姑娘出家,毕竟不像话。你嫂子同意你修行,这事儿也不错。不过,头发嘛,不剃也罢,心诚则灵,不在头发上。你看妙玉也是带发修行,还不是一样?你坚持的话,就把你住的地方当静室吧。伺候你的那些人,得问问他们愿不愿意跟着你,愿意就别提婚嫁了,不愿意就另作打算。”

惜春听了,擦干眼泪,感激地向邢王二夫人、李纨、尤氏她们道谢。王夫人一问,彩屏她们都说:“太太安排谁就是谁。”王夫人知道她们不愿意,正犯愁呢。袭人站在宝玉后面,本以为宝玉会大哭一场,担心他的老毛病犯了。没想到宝玉只是叹了口气:“真是难得啊。”袭人心里更不好受。宝钗虽然没说话,但看宝玉那样子,也只能偷偷掉眼泪。

正要叫其他丫头来问,紫鹃突然走上前,跪在王夫人面前,问:“太太,刚才问谁愿意跟四姑娘,您觉得怎么样?”王夫人说:“这事儿不能勉强,愿意的自然会说。”紫鹃说:“姑娘修行是姑娘自己的意愿,不是别人的。我伺候林姑娘一场,她对我好,我感激不尽。她走了,我恨不得跟着去。但她不是这里的人,我又受主家恩惠,不能随她而去。现在四姑娘要修行,我求太太让我跟着她,伺候她一辈子。不知道太太们答不答应。”

邢王二夫人还没说话,宝玉听到这儿,想起黛玉,眼泪就下来了。大家正要问他,他又哈哈大笑,走上前说:“我本不该说的,但紫鹃现是我屋里的人,我才敢说。求太太答应她吧,成全她的心意。”王夫人说:“你以前姐姐出嫁,你哭得死去活来,现在妹妹要出家,你不但不劝,还说好事,你到底怎么想的,我真是越来越不懂了。”宝玉说:“四妹妹修行是同意了的,她主意已决。如果真的定了,我有一句话告诉太太,如果没同意的话,我就不敢乱说了。”

惜春说:“二哥哥,一个人主意不定就能改变太太们的想法?我也是像紫鹃说的,愿意了是我的造化,不愿意我就死了,那怕什么!二哥哥有话就直说。”宝玉说:“我这不算泄露秘密,念一首诗给你们听听吧!”大家说:“别人正难过呢,你倒来做诗,真是怄人!”宝玉说:“不是做诗,是我看到一处地方写的。你们听听吧。”大家说:“行,你念吧,别胡诌。”宝玉也不解释,就开始念: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李纨和宝钗一听到这话,都惊呆了:“哎呀,这人是着魔了吧!”王夫人听后,连连摇头叹气,转头问宝玉:“你到底从哪儿看来的这东西?”宝玉不太好意思说,就含糊地回:“妈,您别问了,我自有我的渠道。”

王夫人想了一会儿,突然又哭起来:“你之前说那些是玩笑,怎么突然又来了这首诗?唉,我知道了,你们让我怎么办呢!我也没办法,只能随你们去了!但你们得等我眼睛一闭,你们各自过各自的日子就算了!”

宝钗一边安慰,心里却像被刀割一样,忍不住也放声大哭。袭人已经哭得昏天黑地,亏得秋纹在旁边扶着。宝玉既不哭也不劝,就静静地站在那里。贾兰和贾环听了一会儿,都默默地走了。

李纨尽力解释:“宝兄弟肯定是看到四妹妹修行,心里难受得不行,所以才会说出这些胡话,这不能当真的。只有紫鹃的事情到底准不准,我们也好让她起来。”

王夫人说:“依不依都一样,一个人的主意定了,别人也改变不了。宝玉说的那也肯定是没错的了。”

紫鹃听后连忙磕头。惜春也感谢了王夫人。紫鹃又给宝玉和宝钗磕了头。宝玉感叹:“阿弥陀佛!真没想到,你倒是先想通了!”宝钗虽然坚强,但也忍不住掉泪。袭人更是不管王夫人在场,哭得死去活来:“我也愿意跟着四姑娘去修行。”宝玉笑着说:“你心是好的,但你享不了这个清福。”

袭人哭着说:“那我是不是就要死了?”宝玉听后心里也很难受,但说不出什么。因为已经快五更了,宝玉请王夫人休息,李纨她们也都散了。彩屏等人先伺候着惜春回去了,后来被许配给了人家。紫鹃则一辈子伺候着,一点儿都没改变最初的心意。这是后面的事了。

再说贾政搀着贾母的灵柩往南边走,结果碰上军队的船队经过,河道堵得水泄不通,急得他像热锅上的蚂蚁。好巧不巧,遇到了海疆的官员,听说镇海统制要被召回京城,心想探春肯定要回来了,心里才稍微好受点。但就是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动身,心里又闷得慌。一想到盘缠不够,没办法,只好写信让人去赖尚荣那儿借了五百两银子,让人沿途接应。那人走了几天,贾政的船才勉强前进十几里。那个人回来后,上船递上了赖尚荣的回信。信里写得可怜兮兮,只凑了五十两银子。贾政看了直冒火,立刻让人把银子送回去,原信退回,告诉他不用费心了。那家人没办法,只好又回到赖尚荣那儿去了。

赖尚荣拿到那笔钱后,心里别提多堵得慌了,知道自己办事不怎么样,一咬牙又添了一百两,求那送钱的人帮着美言几句。哪知道那个人竟然不买账,钱一扔,头也不回就走了。赖尚荣心里这个急啊,赶紧写信回家,告诉他老爹,让他想办法请假把自己赎出来。于是赖家拜托了贾蔷、贾芸等人在王夫人面前求情把人放出来。贾蔷心里明白这事儿没戏,但还是过了几天,装模作样地回来告诉赖家,说王夫人不同意。赖家这边一边请假,一边派人去赖尚荣任职的地方,让他装病辞官。王夫人那边,还被蒙在鼓里呢。

贾芸一听贾蔷的谎话,心里就没底了,最近他还老是在外面输钱,欠了一屁股债,没处去凑。他就去找贾环商量,可贾环本身就一穷二白,他亲娘赵姨娘攒的那点钱,早被他败光了,哪帮得了别人啊。

贾环一想到凤姐对他刻薄,就想着趁贾琏不在家,拿巧姐出气,就把这馊主意告诉贾芸,还故意抱怨说:“你们这伙子人年纪也不小了,放着赚钱的活儿不敢干,倒来找我这个穷光蛋商量。”贾芸一听就乐了:“三叔,你这话可真逗,咱们平时玩归玩,闹归闹,可没想过赚钱这档子事。”

贾环说:“不是有人说外藩要买个小妾吗?你们咋不找王大舅商量,把巧姐嫁给他?”贾芸回:“三叔,我就说实话了,外藩掏钱买人,还想和我们打交道?”贾环就在贾芸耳边嘀咕了几句,贾芸虽然点头,但心里觉得贾环就是小孩子家家,说话不靠谱,并不当回事。

这时王仁过来问:“你们俩搞什么鬼,背着我说?”贾芸就把贾环的话悄悄跟王仁一说。王仁一拍大腿:“这主意不错,有钱赚啊!就怕你们不敢干,要是敢,我可是亲舅舅,能做主。只要环老三在太太们面前一吹风,我再去找邢大舅说说,太太们一问,你们就口径一致,都说好就成了。”商量定了,王仁去找邢大舅,贾芸则去跟邢王两位夫人汇报,说得天花乱坠。

王夫人听完后,虽然听着挺顺耳,但心里还是半信半疑。邢夫人一听说邢大舅知道了这事儿,心里还挺高兴,赶紧派人把邢大舅找来问问详情。邢大舅早就听了王仁的话,还想着能从中捞点好处,就在邢夫人面前吹嘘:“那位郡王可大有来头,要是这门亲事成了,虽然不是天作之合,但保证你儿子官复原职,家里的声望也能大大提升。”

邢夫人本来就没啥主意,被邢大舅一顿瞎忽悠,心里就开始动摇了。她把王仁找来一问,更是说得天花乱坠。于是邢夫人急忙派人去追贾芸,让他去商量这事儿。王仁立刻找人去外藩公馆说了这事儿。外藩的人不了解内情,就要派人过来看亲。

贾芸赶紧混进来看亲的人里,解释说:“这事儿家里人都不知道,只是王府里相亲。一旦成了,我祖母做主,我亲舅舅担保,肯定没问题。”看亲的人答应了。贾芸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邢夫人,也回了王夫人。李纨、宝钗她们都不知道具体情况,还以为是什么好事,也都挺高兴的。

那天,果不其然来了几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邢夫人热情地迎接了她们,闲聊了一会儿。这几个女人都知道邢夫人身份不凡,所以态度特别恭敬。邢夫人因为事情还没定下来,就没跟巧姐说清楚,只告诉她有亲戚来了,让她过去见见面。巧姐毕竟还是个孩子,对这些事情不太懂,就跟着奶妈过去了。平儿不放心,也跟着一起去了。结果看到那两个打扮得像宫女的人,一见到巧姐就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还站起来拉着巧姐的手又看了一遍,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巧姐被看得都有点害羞了,回到房间后觉得奇怪,心想自己没这样的亲戚,就问平儿。平儿一开始就看出苗头了,心里猜测这八九不离十是来相亲的。她心里想:“二爷现在不在家,大太太做主,也不清楚是哪个府里的人。如果是门当户对的亲事,哪能这么看人啊。再看看那几个人的架势,压根儿不像咱们王府的人,倒像是外头来的。现在先别急着跟姑娘说,得先打听清楚了再告诉她。”

平儿留了个心眼儿,四处打探消息。那些丫鬟婆子都是她用过的,一问她们,凡是听到外面风声的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平儿一听,整个人都慌了神,虽然没敢跟巧姐说,但赶紧去找李纨和宝钗,求她们俩告诉王夫人。

王夫人一听这事儿,知道不妙,就赶紧跟邢夫人说了。可邢夫人却听了她兄弟和王仁的话,反而怀疑王夫人没安好心,她就说了:“孙女也长这么大了,现在琏儿又不在家,这事儿我还能做主。再说了,是他亲舅爷爷和他亲舅舅打听的消息,难道还能有假?我反正是不反对的。就算以后出了什么岔子,我和琏儿也怪不到别人头上!”

王夫人听罢那番话,心里那个气啊,强颜欢笑几句,就匆匆离开了。一出门,她就跟宝钗说了,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宝玉赶紧安慰说:“妈,别难过,我看这事儿肯定没戏。巧姐儿这是命中注定,您就别操心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