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逛了稍许,徐明也就在方丈的陪同下,来到一处静室写起碑文来。
檀香在室内悠然飘起,这静神之效让徐明也很是受用。轻呼了一口气狼毫笔尖沾了少许墨水,点在宣纸上。
隶书柔和的字体却让徐明展现了一股刚猛的气势,字通人心。谁知道外表羸弱的徐明心中也有刚猛不屈的性格呢。
碑文是要刻在四面丈许大理石碑上的,虽说不长,却也花了徐明不少时间。经文一行一行的在宣纸上呈现,徐明不敢有一点儿马虎,他书写的几张纸会被拓印下来,再拓印在石碑上。收人钱财,自当尽人之事,徐明的心神也渐渐沉了进去。
一会儿,静室的门打开,方丈的脸上带着些许笑意走了进来,看着正在奋笔疾书的徐明,更是点了点头。
他口道了声佛号,双目一睁。若是有旁人见得,必会大吃一惊。此时方丈的双眼上竟然蒙上了一层金光,而更为离奇的是,在方丈的眼中,徐明每每书写的经文竟然也有金光闪现。见得此景,方丈双眼中的金光缓缓消退,他依然是那副面带笑意的模样,缓步退出了静室。
而对于徐明来说,他并无察觉有任何人进得室来。纵观他这十六年,没有一刻他有如此专注,至于至此之后,那就不可妄言了。
半个时辰后,静室的门再次打开。徐明手执几张书卷走了出来,心中也是暗道奇怪,“虽说,我读书十年,笔墨挥洒了不少,也未曾感觉过累,而此次竟然觉得神清气爽,真是妙哉妙哉。”
是夜,徐明被方丈留住了一晚。夜晚也并无香客,喧闹了一天的宁远寺此刻才安静下来。正是十五月圆之时,徐明这等人自然要出来品茶赏月,附庸风雅一番。
寺院后院客房是围绕一个小湖而建,河中有荷花栽种,初夏时节,荷花盛开的正好,终始时辰是夜晚,也依然有蜻蜓点落在荷花之上。
白莲与茭白的月光交相辉映,倒也是一处人间美景。
“十五皎洁中庭月,
惺惺相惜池下形
何似亭亭莲玉立
几许摇曳倚佳人。”
徐明兴之所至,便高歌一曲才觉适情适景,却不想惊动了他人。
“徐公子倒是文采非凡。”一声轻笑传来,徐明一怔,寻声望去,只见湖心亭之上有一女子倚栏而立,隔得略远,也不知是谁。
“姑娘谬赞了,一副臭诗怎堪姑娘一句文采非凡,随性而作,不堪入耳,不堪入耳。”徐明边说边摆手。
“徐公子谦虚了。”那姑娘又道。
“姑娘一口一个徐公子,不知姑娘又是谁。”徐明有些纳闷,这女子显然是认识自己的,只是这常州地界徐明不曾记得自己认识一女子。
稍许,见那女子不曾答话,想来是自己问其姓名让她生气了,只好说道:“姑娘莫怪,是在下唐突了,女子芳名岂可轻易示人,抱歉,抱歉。”徐明倒也不尴尬,道了两声抱歉,就准备回房歇息了。
此时却又听那女子的声音传来,“徐公子多想了,公子可愿过来一叙。”
“也好,那就应姑娘所说。”徐明倒也痛快,答了一声就走向湖心亭。
直到片刻后,徐明走近一看,才了然,原来此女就是不久前来他成墨阁中购买诗画的那一对小姐丫鬟中的小姐。
“原来是。。。小姐。”徐明才发现,原来当日只是自己说了姓名,弄的如今还不知这女子如何称呼,却是闹了个笑话。
那女子也是掩嘴一笑,才道:“我姓李,我的姓名你也是熟知的,正是你当日所论的李慕言。”
徐明先是大惊,后感尴尬,原来当日自己所说全被事主听了个干净,“原来是李小姐,小生多有唐突,也是无心之失,不过任凭小姐责罚,还望李小姐海涵。”
“公子多虑了,公子当日之言也并无错,原就是我考虑不周,还多亏当日公子点拨,否则还真是贻笑大方呢。”
徐明听得此话,就立刻对李慕言的形象有了改观,正如他之前所想,李慕言只是一商贾之后,所谓才女也只不过通晓些诗词琴艺罢了,却不想李慕言此人的胸襟,认识也颇为不凡,倒也是可结交之人。
“今日亲见李小姐,才知我此前乃是不知而妄语,李小姐当得才女二字。”徐明一番夸赞,两人也是互相捧了一番,才回的房去。
“那人倒是有趣。。。”李慕言坐在房内的木椅上,玉臂称着面眸,可爱之极。
第二日清晨,徐明准备回去了,又在方丈的陪同下拜了诸天神佛。待得徐明出得寺去,一会儿后。就见得寺庙门口又有一马车,方丈则在旁。
“李施主一路慢走。”方丈依然是笑呵呵的,车内之人显然就是李慕言了,“方丈客气了,走吧。”说着,车夫便挥动起马鞭,而方丈直站到李慕言的马车消失在街角才转身回寺。
宁远镇是在常州城西北方向,是常州地界北方往南商贸的一个小集散地,热闹非凡。徐明成墨阁平时所购的笔墨纸砚的店家进货地就是此处,徐明好不容易来此一次,自然要多购一些。昨日刚来时间紧凑,也没顾得上,现在时辰尚早,倒是可以看看,徐明如是想到。
耗费了些时间,找到镇内的供应商买好了所需。正在将东西往马车上搬东西的徐明却不想又遇见了李慕言。
因为徐明花费了稍许时间购买所需,虽是先行出寺,却正巧被李慕言追了上来。也不知道李慕言是何心思,她所乘马车来到徐明身旁,徐明就听到车内传来声音。
“徐公子,又见到你了,真巧啊。”徐明抬头一看就见那马车布帘掀开,李慕言的面庞映入瞳孔。
“是啊,真巧啊。”徐明也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应了一句,赶忙将手中的货物搬上车,又听得那李慕言说道:“想必徐公子此去也是要回常州城的吧。”徐明点了点头。耐心等待李慕言下文。
“最近城外流寇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你我二人顺路不妨结伴而行,也有个照应。”徐明心中甚感诧异,不过这也是一美事,岂有拒绝之理。
“也好。”随即两辆马车就并列而行,出得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