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斌被客客气气送入了刑部大牢。
一间单独且相对干净的牢房被分配给了他。
这处牢房的确是别有用心的地方。
不仅有干净的稻草坐垫,甚至还有一矮桌,一烛灯,一能见着光的窗户。
听闻这是太宗时期,阁老杨溥曾居住的牢房。
至于是不是真的已经不可考究,但类似的牢房存在依然是为了那些有背景的人所准备。
毕竟不是每个受了牢狱之灾的人都会一蹶不振,从此官途无缘。
就算是发配至边疆,都还有机会杀回来呢,只是关入大牢的官员要员,命运实在还没有定论。
大佬们手中也是需要这种敢于坐牢的选手。
你为了大佬冲锋陷阵而导致的下狱,都不必大佬亲自下指示,自然会有无数同僚拼了命也要给你保下来。
而且只要是罪名不重,愿意为大佬顶缸的人也有很多。
毕竟,那大概率象征着升官发财的机会。
就拿陆斌来说,他在所有人看来,就属于随时都会出去的那种人。
这个人明摆着就是皇帝陛下马前卒,锦衣卫里执旗之人。
若非年龄太小,说不定出去之后摇身一变,官升三级都有可能。
这种人,给他住正儿八经牢房?
人回去之后不找刑部麻烦才见了鬼!
只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特别的牢房并不是刑部官员或者是哪路大佬特别设定并流传下来的规矩,而是牢狱之中的小吏自发的一种行为。
特意在关押犯人时避开几间精心准备的牢房,再经过仔细清理,打扫与布置,就能够得到这样干净的牢房。
小吏往往是最擅长察言观色的人。
他们通过察言观色能够获取到许多信息。
比如官员们将陆斌客客气气送进来的那种态度。
那和对待死刑犯以及流放的犯人相比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从这种态度上便可以得知,即将关入牢房里的人,是上面的大人们都不敢得罪的存在,既然连官都不敢得罪他们,这些小吏,普通狱卒又怎敢多加得罪呢?
人家或许收拾不了这些官员,但收拾这群普通人还是绰绰有余,这点他们比谁都门清,因此这种牢房总是会出现的。
刑部还好一些,听闻大理寺监牢里这样的房间更多,至于是真是假便不得而知了。
陆斌在此度过了整整一旬日的时间。
他明白,事情的发酵需要一个过程,当前的这个时代并非是后世那个信息流通迅速的时代,因此即便是京城这片人流密集,消息传递速度极快的地方,他也还是足足等待了十日时间。
这让陆斌见识到了为何邢部的牢狱如此让人害怕。
即便这一间牢房是干净而整洁的,可空气中却不免传来血腥的味道,混杂着水沟中的恶臭,再加上阴暗,逼仄,潮湿的环境简直叫人发疯。
陆斌都无法想象,如果失去了窗户处那仅剩的光芒下,人怎么才能够在这种环境里生存下去?
而据闻,深处的牢房,有不少间牢房不仅仅没有窗户,甚至连牢房大小,也叫人难以接受,那点儿空间连伸展手脚也做不到,简直就是酷刑了。
那种环境,若不是用于屈打成招所用,则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陆斌不喜欢这个地方。
这不是说他厌恶牢狱这个概念。
罪就是罪,犯下罪行就必须接受惩罚。
受惩罚的地方必然要存在于这个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