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了几下稍候片刻,红漆门打开,里面站着一位五十出头的老头,个子不高身材偏瘦,外套口袋里插着副眼镜,赫然便是去年冬天梁予辰在玉潭湖救下的那位,名叫翟秋延。
“我刚还在想,你该到了。”他手里提着紫砂茶壶,显然一直在院中等候。
“翟叔。”
梁予辰拎着东西进了院。
东西向的胡同里这座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在宅院东南角,走进去是宽敞的庭院,院内花架攀上瓦顶,半人高的鱼缸上浮着荷花,一张圆形石桌配四张矮石凳,现在的天气傍晚在院内乘凉正好。
翟秋延无儿无女,一百平米有余的偌大庭院只有他一个人住在正房,其余三间厢房全空着,冷清清落着灰,连个打扫的人也没有。那天梁予辰救了他以后彼此留下电话号码,隔一天他主动联系,希望能当面致谢。
施恩者言明不用感谢,受恩者却坚持。不得已,梁予辰在春节时第一次造访这间四合院,当时着实被这种大隐隐于市的人生所慑。
“来就行了,不用带东西。”翟秋延引他到石凳上坐下歇歇,“我一个人也吃不了。”
手里的塑料袋搁到石桌上,梁予辰说:“吃不了可以分给邻居,您平时一个人在家也多蒙他们照顾。”
“照顾谈不上,我自己过自己的。平时没事儿就去趟花鸟市场,菜市场买点儿菜回来烧,别的也不去凑热闹。”
邻里之间他极少来往,性格比较孤僻,况且这条胡同里的四合院如今多数也空置待沽。
说完,他为梁予辰斟了杯热茶。
“尝尝我自己做的荷叶茶,清火的。”
夏天未去就饮热茶是为养生之道,梁予辰端起来,果然荷香扑鼻。
“最近英文学得怎么样?”翟秋延像他长辈,每次见面必关心他的学业。
“还行。”梁予辰喝了口茶,一路坐车过来的疲惫散了许多,“上学期成绩算是过得去,马上要去实习了。”
“什么单位?”
“领事馆。”
“领事馆?”翟秋延直言不讳,“去这种地方实习是名大于实。”
语气颇看不上。
他内退前是北方同传界大拿,所谓的国家队,之所以收山主要是体力不支持。那个年代,一场重要会议的同传往往就两个人轮流上,几小时下来人接近虚脱,每每要弟子扶着才出得了黑箱子。后来体检查出心脏有毛病他便不敢再搏命,也想把机会留给年轻人,退下来做案头工作,接书籍翻译,千字价格不菲。因此梁予辰是翻译专业的研究生这件事给了他意外之喜,更相信这次偶然相识是上天的机缘,也视其为这辈子最后一个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