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TXT > 第88章(第1页)

第88章(第1页)

我很怀疑安德逊是借中国人之口表达他对体罚的不满,至少是他的出版商孔博的不满--后者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政论作者,他利用一切机会在安德逊的书里塞进自己的思想。鞭打真的令中国人感到厌恶吗?并非如此!巴罗在同一时刻证实&ot;所有中国人从苦力到首相都可能挨竹板打&ot;。

巴罗的说法同安德逊的矛盾吗?不。当时的种种说法基本一致。孟德斯鸠在说中国&ot;靠棍棒统治&ot;时,并没有什么不对。中国文学里不乏这类文章。&ot;统制不问长短,喝令军牢5棍一换,打100棍,登时打死。&ot;从元朝到明清,人并没有变得更有同情心。

安德逊认为,棍打有对有错。当一位中国官员命令对两位中国仆人行笞刑时,他对此一点也不愤慨:&ot;他们趴在地上,由两名士兵按住,板子重重地落在他们的腰部。&ot;没有落泪,也无评论。安德逊,或者孔博是这样一种人:对当地人的做法显得麻木不仁,宽宏大量,却为自己同胞的行为震惊自责,这是白种人的抽泣。

9月20日,启程的前夕,大使清点了皇帝送给国王的礼品:宫灯、丝绸、瓷器、景泰蓝全都装人带有&ot;r&ot;标记的箱内。装箱时,中国官员不时下跪。他们对礼品表现出无限崇敬,并非因为这些礼品是送给国王的,而因为这些都是皇帝的赠品。在中国,是送礼人的地位,而不是礼物本身的商品价值决定礼品的价值。在英国人眼里,这些礼物的商品价值几近于零。

王、乔两位大人告诉马戛尔尼返程不必走7天,只需6天就够了,因为他们带的东西要比来时少。马戛尔尼忍着没说皇帝的赠品的确不会造成行动不便。听说徵瑞要护送他回北京,而且每站都要拜会他,对此他并不高兴。

1793年9月21日,特使登上停靠在朴次茅斯的&ot;狮子&ot;号船上的周年,队伍出发了。马戛尔尼背对热河,他留下了落空的希望及另一位成员:王家炮兵部队的杰里米&iddot;里德。他&ot;贪吃了40个苹果&ot;而死亡。虽然英国人在中国并不顺利,赫脱南认为这位炮手不是死于愚蠢的打赌,而是死于可怕的痢疾。&ot;我们的两位护送官一想到这死亡消息传播出去会使他们失宠,就感到害怕。&ot;因为任何人不准&ot;死在皇宫内,为的是不让皇帝联想到自己也是会死的&ot;。在传统的社会里,这是一个常见的主题:有权就永生,他同死亡并无缘。同样,在凡尔赛宫内也不能死人。必须&ot;装作死人还活着&ot;,然后把他葬在远处的路边。托马斯证实道:&ot;今天早上,当我们停下吃早饭时,传出士兵里德死亡的消息。我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ot;

山下,一条河里有许多鳟鱼。马戛尔尼望着笨手策脚地摸鱼的伙伴在沉思:这些鱼就像中国人那样从手指缝里滑脱了。

不合适的要求

他们滑脱了,比他想象中还要滑。

9月21日,皇帝从热河发出一道命令,接旨人是浙江巡抚长麟--舟山位于该省。他被提升为两广总督。御旨令他尽快让英国船只启程,并提出了两种设想:如果马戛尔尼在前几天给伊拉斯马斯&iddot;高厄爵士的信中没有提起马金托什,那就下达启程命令。如果信中要求等马金托什,长麟应告诉船上军官这决不可能,船只不能总在舟山停着。&ot;若该夷官等……必欲等候吗庚哆嘶(即马金托什)到船方可开行,……当饬令该贡使等即由京前往斯省,回原船与该夷官等一同回国,无须绕道广东。&ot;

这就是朝廷的难处。它无法强迫船只启程。高厄若愿意继续留着,他就可以继续留着--那就改变使团返程的路线。不是马金托什一人,而是全体人员部返回船队。

正当使团缓步忧伤地离开热河时,驿站的骏马却以600里的速度向长麟,向山东巡抚吉庆,向广东巡抚兼代两广总督郭世勋飞驰而去。又是一道新诏书。皇帝及和珅终于悟出了使团的真正目的,尤其它的主要目的:建立一个常设外交机构。他们是反复读了英王的来信才发现这点的。他们在平淡无奇的赞扬之词外,惊讶地发现了这难以相信的要求。在这以前,除了叩头事件外,使团没有再让他们为难过。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他们不加宣扬地走出了困境。大使没有发怒,即使在他经受从未想到过的精心设计的报复之后也如此。现在突然冒出一个常设机构问题,对此没有任何妥协余地。

已做了一切来推迟拒绝,但这一时刻迟早是会到来的。中国的两名主宰担心着英国方面的反应。要同马戛尔尼争取时间,要求与夷人打交道的各地督抚谨慎行事。这就是9月21日上谕的主要内容。&ot;英咭利国表文恳请派人留京居住,其事断不可行。此次该国航海远来,是以请加体恤。今该贡使到后,多有陈乞,屡为烦渎。看来此等外夷究属无知。该国王奉到敕谕后,或因不造所欲,借词生事,也未可定。虽该国断不敢妄生衅隙,但或于澳门地方串通勾结,欲滋事端。长麟到广东后,务直随时留心,临时当先安顿西洋别国人等,使其不致为所勾结,则英咭利即有诡谋,亦断不能施其伎俩。不可略有宣露,稍涉张望,转致夷人疑虑。&ot;

皇帝责怪他的大臣不会对待洋人:&ot;或因朕令稍加恩视,即踵事增华,过于优厚,以致长其骄恣;或令稍加裁抑,即过于减损,又失怀柔之道……总当酌量事体轻重,照料得直,方为妥善。&ot;官僚体制无法解决的问题,层层加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